柳董,尼也來啦😀
你好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於
2012/08/01 23:00:42
發文
M'CAR上個月還有25台販額.
真是厲害.
😇
真是厲害.
😇
真心希望做到互不回文.不就上個網嘛.自省中.
![]() |
| ![]() | |
測試一下副駕駛座與後座在相同設定之下,前後座的膝部空間,都還算寬裕,都有一個半拳頭的距離 後行李箱容積390L,比四門版本少了290L,比起Golf(350L)、Focus(385L)、A3 sportback(370L)、CT200h (370L)等五門掀背車都來的大。透過六四分離座椅倒平後,透過更大的尾門開口放入,增加更大的運載容積。開車搬過家的人都知道五門車的好處,就是尾門可以塞進不少東西阿~ 少了一節尾箱重心跟四門版有些不同,油門踏板與煞車踏板的反應都較為線性,不會過軟。過往開日系車覺得的油門跟煞車都是偏軟,比較需要適應,踏板前段行程跟後段行程間的出力落差,反而起步會不敢踩太多,踩少了又慢吞吞的窘境,反觀Tobe Q’way的油門踏板回饋力道較多,較偏歐規車的感覺,加速也相對線性,比較好掌握些,據說這台可是媒體試乘車,已經歷媒體操駕開來,過了磨合期更顯順暢。 操控部份則有賴荷蘭PDE底盤工程調校與215/55R16高扁平降噪寬胎設定下,在高速稍微開快一點,100kmh~120kmh變換車道的那種穩定感,跟上次M’way試駕的感受一樣,這速度區間也是國人在高速公路最常使用的。 另外煞車的線性表現也是我欣賞Q’way的部份,油門與煞車踏板的回饋感,比起日系車的輕鬆設定多些,但線性的踩踏行程是比較容易適應的,不過Q’way/M’Way油門踏板的角度比較像是往地上踩,而不是往防火牆45度角踩下去,這點需要習慣一下,這點比較像歐洲車。 -- 試車心得有些屬於主觀感受 初次來到U-car~請大家多多指教 | |||
![]() | ![]() |
好專業的試駕心得。
不知道為何我試駕帝豪EC7的時候都沒這感覺。😇
我還是開手排的。😆
我吃故我在。
![]() |
| ![]() | |
自從上次參加裕隆酷比舉辦的苗栗三義試駕後,對於Tobe M’car的全新房車產品有更深層的認識,那次在三義廠還看到五門Q’way的實車,相對於四門房車,五門版本掀背看來更年輕又運動化,從網路上得知裕隆酷比已經發表五門版本之後,便期待著試駕的機會到來。 -- 試車心得有些屬於主觀感受 初次來到U-car~請大家多多指教 | |||
![]() | ![]() |

感謝精闢的解說~~~!!!!😍
歡迎到這來囉!!!😀
歡迎到這來囉!!!😀
![]() |
| ![]() | ||||||||||
好專業的試駕心得。 不知道為何我試駕帝豪EC7的時候都沒這感覺。😇 我還是開手排的。😆 | ||||||||||||
![]() | ![]() |
Alvin您好~您應該是對岸的朋友吧~ 我每天開手排車代步,所以會期待能試車能試到手排版本~還真是羨慕您能開到手排版本的EC7,每個人的開車習慣跟主觀感受都不太一樣~還請您多多包涵摟🙂
http://youngorange.blogspot.com
![]() |
| ![]() | ||||||||||||||||||||
Alvin您好~您應該是對岸的朋友吧~ 我每天開手排車代步,所以會期待能試車能試到手排版本~還真是羨慕您能開到手排版本的EC7,每個人的開車習慣跟主觀感受都不太一樣~還請您多多包涵摟🙂 | ||||||||||||||||||||||
![]() | ![]() |
柳董,Alvin大他是到對岸工作呆灣郎啦....XD
帝豪EC7的被動加分比較多。
車體安全...建議看一下得分和傷害值。
車體安全...建議看一下得分和傷害值。
我吃故我在。
![]() |
| ![]() | ||||||||||||||||||||||||||||||
柳董,Alvin大他是到對岸工作呆灣郎啦....XD | ||||||||||||||||||||||||||||||||
![]() | ![]() |
失敬失敬~~~~ 😀
http://youngorange.blogspot.com
怎覺得後擋那支雨刷看起來蠻不協調的...😇
Alvin兄應該更了解這台車才是~小弟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了 :DD
EC7有配ESC也加了不少分吧?台灣目前還無法選配,稍微可惜了一點,期待原廠能把這項加回去
之前試過台灣四門版的~ 還請多指教 http://youngorange.blogspot.tw/2012/05/tobe-or-not-tobethats-question.html
EC7有配ESC也加了不少分吧?台灣目前還無法選配,稍微可惜了一點,期待原廠能把這項加回去
之前試過台灣四門版的~ 還請多指教 http://youngorange.blogspot.tw/2012/05/tobe-or-not-tobethats-question.html
http://youngorange.blogspot.com
![]() |
| ![]() | |
柳董,Alvin大他是到對岸工作呆灣郎啦....XD | |||
![]() | ![]() |
好評。😊
最近也試駕了逸動,底盤表現比我預期的好。😲
我吃故我在。

線條真讚😍
小由由一定很喜番😊😊😊
![]() |
| ![]() | |
Alvin兄應該更了解這台車才是~小弟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了 :DD EC7有配ESC也加了不少分吧?台灣目前還無法選配,稍微可惜了一點,期待原廠能把這項加回去 之前試過台灣四門版的~ 還請多指教 http://youngorange.blogspot.tw/2012/05/tobe-or-not-tobethats-question.html | |||
![]() | ![]() |
我是小弟。
剛看了一下,碰撞測試的部分加分項目(後座安全帶未繫警示),大陸向也沒有。😇
小弟試車也沒辦法長時間試,都隨便說說的。😆
如果TOBE有把原本EC7的座椅骨架和泡棉重新設計,駕駛座人機重新調整的話,其實也不錯。
手排款的離合器對某些人來說重腳了點,行程短了點,個人覺得還可以。
🙂
我吃故我在。
![]() |
| ![]() | ||||||||||
好評。😊 最近也試駕了逸動,底盤表現比我預期的好。😲 | ||||||||||||
![]() | ![]() |
小弟大學也曾唸機械~後來轉去唸資訊了~不過現在車載電子這麼熱門,希望以後有機會回到汽車設計領域摟~現在我只是一個坐辦公室的小小工程師。上週我也試了台版 的福特 1.6小車~ 評價也是跟您類似 🙂
http://youngorange.blogspot.com
忽然想到其實Tobe與7-11 i-bon有合作預約賞車服務,便立刻前去附近的便利商店預約試乘。預約完隔天接到電話,是民權所的杜課長打來的,在電話中我表示想要試駕體驗五門版本的Q’way,但杜課長告知當時展間沒有這台試乘車,但可以幫我爭取看看。
過了一兩天後杜課長打來,五門Q’way已經到Tobe民權所,而且兩種版本都有,其中R-style還可提供試駕,就在一點點小轉折之下,這次的試駕體驗成行了,在此要感謝民權所的杜課長與所有服務人員。
進入民權所展間,一進門便看到Q’way,白色真的好看,一來顯眼醒目安全、二來有放大的效果,一邊杜課長閒聊這台車,一邊靜態的欣賞,沒有加裝R style空力套件的白色Q’way,外觀素雅帶點活潑,很容易親近的感覺,五門版本的Q’way相較四門M’way,頭燈沒有做燻黑處理,但很適合白色的車身,車頭水箱護罩與下巴都與四門版本有所區別,畢竟目標對象是年輕人,透過運動化的水箱護罩造型與鍍鉻飾條,要顯得更為運動化些,仔細比較,Q’way還有配霧燈呢~這可是之前M’way所沒有見到的配備,相信對晚上山路駕駛有所幫助。
測試一下副駕駛座與後座在相同設定之下,前後座的膝部空間,都還算寬裕,都有一個半拳頭的距離
後行李箱容積390L,比四門版本少了290L,比起Golf(350L)、Focus(385L)、A3 sportback(370L)、CT200h (370L)等五門掀背車都來的大。透過六四分離座椅倒平後,透過更大的尾門開口放入,增加更大的運載容積。開車搬過家的人都知道五門車的好處,就是尾門可以塞進不少東西阿~
另外五門Q’way配備五幅式單肋鋁圈,,跟四門房車的放射九幅鋁圈,有著不同的風味,都使用了較寬的215/55R16 16”輪胎
時間寶貴,趕緊趁著天氣好出去兜兜風試駕一下吧!
這次的體驗主角是Q’way R style,映入眼簾的是裝上R style套件的五門Q’way,前下擾流、LED晝行燈、側裙、後下擾流、鋁合金踏板,在豔陽下白帥帥的鋼砲氣息。
少了一節尾箱重心跟四門版有些不同,油門踏板與煞車踏板的反應都較為線性,不會過軟。過往開日系車覺得的油門跟煞車都是偏軟,比較需要適應,踏板前段行程跟後段行程間的出力落差,反而起步會不敢踩太多,踩少了又慢吞吞的窘境,反觀Tobe Q’way的油門踏板回饋力道較多,較偏歐規車的感覺,加速也相對線性,比較好掌握些,據說這台可是媒體試乘車,已經歷媒體操駕開來,過了磨合期更顯順暢。
試駕過程專心開車就沒有照片啦,由於Q’way與M’way除了尾門不同之外,其餘配備幾乎如出一轍,
版上很多人分享過M’way試駕心得了,就不再多說
這次試駕路程有高速有平面,跑了國一、環東、一小段市區,在底隔音方面是Q’way輪拱內的制震隔音材質與車體隔音相對優異,有效抑制了車輪滾動與小石子敲打的聲音。由於安靜,相對的引擎加速的聲浪會稍微被凸顯出來,CVT模擬六速手排模式需要踩深一點轉速才會拉高,屬於溫和派的設定,操控部份則有賴荷蘭PDE底盤工程調校與215/55R16高扁平降噪寬胎設定下,在高速稍微開快一點,100kmh~120kmh變換車道的那種穩定感,跟上次M’way試駕的感受一樣,這速度區間也是國人在高速公路最常使用的。
另外煞車的線性表現也是我欣賞Q’way的部份,油門與煞車踏板的回饋感,比起日系車的輕鬆設定多些,但線性的踩踏行程是比較容易適應的,不過Q’way/M’Way油門踏板的角度比較像是往地上踩,而不是往防火牆45度角踩下去,這點需要習慣一下,這點比較像歐洲車。
整體來說,以60多萬元可以買到六氣囊、整套Bosch 8.1版煞車系統、6速CVT、包覆性不錯的八向電動椅、運動化的R-style外觀套件、歐系底盤設定、穩定的過彎感覺、又通過歐洲撞擊測試4顆星,跟1.6一樣的稅金,若Q’way有出手排款,我可能毫不猶豫就敗下去了吧。
後記: 民權所門口看到的M’car乳牛特仕車,也好可愛阿,那個乳牛花紋椅套跟粉色前保桿,相當吸睛呢!
--
試車心得有些屬於主觀感受
初次來到U-car~請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