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車輛安全性可以用氣囊數目來定義,那....Tobe M'car 1.3有6氣囊不知道能拿幾分??😴
我自己出去........😇
我自己出去........😇
| ||||||||||||||||||||||||||||||||||||||||||
好專業的解釋~~~雖然小弟有聽沒有很懂~~ 但是深感佩服~~~~~~ 相信很多大大來自於開車經驗與早期讀書有選到汽修科的吧? 🙂 | ||||||||||||||||||||||||||||||||||||||||||
1.我沒有啥開車經驗
不用懷疑
2.我從來沒有修過關於汽車的
小弟是念chem之後念bio
做得研究室有關於crystal structure
3.小弟是對車子有興趣拉
很小的時候就有在看汽車雜誌
而在大學時參加過汽研社
U-CAR的小亮
就是大我兩屆的汽研社學長
不過小弟懂的不算多
呼呼
| ||||||||||||
這樣說好拉 氣囊在安全上是有加分的效果 至於車輛安不安全是一個很全面性的東西 是不單單一個氣囊這麼簡單的 | ||||||||||||
| |||
小弟認為
1.鋼性好是要在於車廂
也就是說當受到撞擊時
車子的鋼性足夠到保護車內乘客單全
2.潰縮區
當車子互撞時總能量是相同的
那就算大家來分散
而妳的車子鋼性好
所以其餘能量而對方負擔
所以我有看過一篇報導
是有關於benz的造車理念
好像是pre-safe吧
還是...........
不過好像不是勒
真的忘了
我們除了要保護住乘客安全之外
也要保護住其他成員(路上小孩 其他車乘客安全)
怎麼做勒
當撞擊時BENZ車除了能夠維持住車內安全之外
車子本身會設計車能夠吸收最大安全能量
所以潰縮區會產產生最大形變
例如能量傳遞到引擎(這是一個很重的物體)
還有當車子感覺到引擎蓋有物體時
會自動上抬6cm(印象中)
這樣以可以保護到撞落到引擎蓋的人
最後還提到
賓士車主都是有某種經濟能力
所以除了保護乘客之外
也要保護他人
(這樣一撞那輛車就可以說不用修拉直接報廢)
不過這樣是對自己也對別人是最好的
[/quote]
大大點出很多現代車輛安全科技的重點,安全籠(生存空間)和能量吸收(緩衝)是兩大重點,
車體變形潰縮用來吸收部份的撞擊能量,生存空間則需要絕對的剛性,剩下的能量由人體和安全系統(安全帶.氣囊等)吸收,
所以很多人說車子剛性要好,跟別人撞都不會太大變形,這種觀念其實是錯的,因為能量都是人體在吸收....
另外大大提到的Pre-safety..大概說明一下我了解的車輛安全分類,
車輛碰撞安全以事故發生的時間分為碰撞前(Pre-crash)、碰撞中(Crash)及碰撞後(Post-crash),其重點分別為預防、保護及救援,前兩者為大部分的車廠關注的重點,也稱作主動式安全(Active safety)和被動式安全(Passive Safety).....
我們常討論的安全帶、氣囊和座椅等都是指被動性安全,也就是事故發生時車輛提供乘員的保護,而近年車廠已經把重點逐漸轉往主動式安全了,例如ABS、ESP、視野死角警示、車道偏移警示、瞌睡警示.......etc;被動式安全也發展到一個極致了,各種氣囊、預縮式安全代、安全帶負荷限制、主動式椅背頭枕.....etc.,也把觸角伸到其他用路人,很多NCAP已經開始評價行人保護的能力了,大大所提到可以彈起的引擎蓋也是其中之ㄧ,好像是Jaguar先開發的?所以近代的車子前方的形狀愈來愈"圓",也長得愈來愈像,例如VW、Audi車系、Suziki Swift這類很圓很醜(個人見解XD)的車頭,原因應該就是行人保護......
車輛安全應該是全民教育的一環,政府應該向下紮根才是^^~
有足夠的鋼性為前提.才要求更高層的設計.
話實際車禍事故裡.有多少人因為車輛鋼性太強而受到更大傷害的? ( 只談在道路上的市售車 )
接下來.我也沒什麼好講的. 但也要謝謝那個安全氣囊的知識.那我真的不知道..
話實際車禍事故裡.有多少人因為車輛鋼性太強而受到更大傷害的? ( 只談在道路上的市售車 )
接下來.我也沒什麼好講的. 但也要謝謝那個安全氣囊的知識.那我真的不知道..
共
27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