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四季如春的墾丁,大雨不斷降下,路面開始出現零星的積水,但是對於操控有著迷戀的試車組,還是決定掌握天色變暗前短短半個小時的時候,試試 Teana 在動態上的表現。
從墾丁大街往鵝鸞鼻的方向,車流一向不多,而突如而來的大雨,更讓各地紛湧而至的遊客,一一敗興而歸,空盪盪的道路,正是老天爺給的大好機會。往鵝鸞鼻的道路,是可以模擬高速公路的良好路況,雙方四線的廣大路面,良好的柏油鋪面,稀少的車流,大半徑的彎道,對於剛上手、還不太了解極限的車子,正好適合。確定了坐姿 OK,方向盤距離 OK,也顧不及後方開著 X-Trail 跟車的 Nissan 人員,油門大開,就是衝了!
大雨滂沱
在靜止時就表現出優異隔音效果的 Teana,在高速衝擊雨水、激起水花的屏鵝公路上,依舊表現出色。中大型車的輪距以及長達 2775 毫米的軸距,讓 Teana 在直線上的直進性表現非常優異,即便恣意地輾過路上不時出現的積水,Teana 亦不會出現反扯的現象,非常安定地向前直行,表現相當優秀。而在穩定的車身表現之下,讓試車組更有信心地再加深油門、把車速不斷鼓升,看著時速錶從 70、80、90 一路爬升至 140、150,車身依舊安定如舊,令人印象深刻。
而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靜止時寧靜如夜的車室隔音,在高速的動態之下,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在高速之下衝擊豆大的雨滴、任意激起地面積水的凹陷,車室要保持寧靜自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不論是雨滴敲擊車頂,或是水花噴濺在車底、輪拱的聲音,都較試車組預期地來得小,顯見裕隆工程人員針對臺灣消費者最介意的隔音問題所做的 30 項額外工程,在底盤隔音上有著卓越的成效;而厚度加大至 5 毫米的前擋風玻璃,亦對雨滴的衝擊起了適當地緩衝與吸收,造就良好的隔音表現。
而直路底的左轉大彎已經隱約可見,慢慢地鬆開油門,讓車速略為下降,同時輕輕扭動著方向盤,適應一下 Teana 的轉向比例。入手的感覺不像競爭對手那般的輕盈,反而顯得有點重手,內心略感訝異。就日系的中大型房車而言,往往有著過多的輔助,以讓龐大的車身,亦能輕鬆地為車主所指揮,只是道路的回饋,亦常因而阻隔。而 Teana 的方向盤回饋,在一路的直行體驗之下,便能清楚了解,其雖不及 1990 年代傳統歐系小車的直接,但是對於抓地力的變化,仍能適度的傳達,讓駕駛能知道自信與車輛的極限還有多遠。
而適中的轉向比例再加上適度的回饋,讓駕駛即便在高速之下,亦不會做出過度的反應,尤其在滿地積水的時候,更不容易出現打滑的現象。良好的回饋,即使路面與輪胎之間滿是雨水,試車組依舊能清楚了解 Teana 仍在其穩定的極限,讓我們能充滿信心地將方向盤轉到應轉的角度,順利地切上所設定的路線,漂亮地通過了第一個彎道。
後軸穩定、阻尼設定良好
而在通過彎道的後段,Teana 後軸所表現出的穩定以及阻尼設定的良好,又是令試車組印象深刻的地方,讓人回想起在 1990 年代中期所推出的第一代 Cefiro。
Nissan 第一代的 Cefiro,其後軸的穩定與阻尼設定的良好,一直是讓試車組所稱道的。這輛當年打破市場均態,改寫百萬以下國產產品遊戲規則的產品,大家的目光往往放在其配備的升級之上,但事實上,第一代 Cefiro 的底盤設定亦是有相當功力。採用獨有的 QT 後軸懸載,在適當的幾何調整與彈簧阻尼搭配之下,Cefiro 後軸的穩定性,遠較同採 QT 懸載的 Sentra 來得高。良好的懸載設定,讓 Cefiro 顯然有著巨大的車身,但在彎道上依舊有著穩定的循跡表現以及安定的重心,讓駕駛能夠安心地掌握車輛,順暢地在彎道中進出。只可惜,在第 2 代 Cefiro 改款之時,重新調整的 QT 懸載與減震系統,雖然提高了高速巡航與直路的舒適性,但彎道上的穩定與循跡,卻已不復見。而這種久違的感覺,卻又再次在 Teana 的車身上重現,令喜愛彎道的試車組,驚喜不已。
Nissan 國產車首次搭載 VDC 身車穩定控制系統
隨著鵝鸞鼻的靠近,公路的彎道密度逐漸地增加,大雨還是持續不斷地下,滿載著試車組的 Teana,隨著屏鵝公路的彎曲,不斷地高速前進。在溼滑的地面上,我們並不敢將 Teana 的過彎能力催鼓至極限,但是 Teana 的溫馴、對於方向盤指令的反應的確實與準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而當路程到了盡頭,時間也到了掉頭回航的時候,老天開始降下了更大的豪雨,路面的積水狀況更為嚴重,讓回程的道路更為危險難行。
但是 Teana 上所精心搭載、來自 Infiniti 車系所使用的 VDC 系統,在車輪因為水浮狀況失去抓地力時,不論是在直路上的狂飆,或是彎道上可能失控打滑的狀況下,總能精確地做動,讓 Teana 維持與來程時同樣良好的循跡性,讓試車組在這 30 分鐘的淺嚐之中,對 Teana 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至於 Teana 超越同級車的軸距,在小彎道上是否成為阻礙,則只能留待隔日上午的行程方式揭曉。
挑戰社頂蜿蜒小路
在陰暗的氣候之下度過了一夜,沒想到試車組的運氣絕佳,碰到了這次試車之中唯一的晴空,還有著南臺灣特有的火辣太陽,一舉把道路上的積水曬乾,打造了絕佳的試車環境,讓 Teana 終於有了可以全力一摶的機會。
從裕隆人員的手中領過了 Teana,試車組掉轉了車頭,延著遊客較少的小路,朝著社頂公園前進。公園並不是試車組的重點,在那蜿蜒的小路上前進,測試著 Teana 在小彎上的表現,才是真正的目的。昨天 Teana 在大彎上穩定的表現所贏得試車組不住的讚賞,是否能延續到今天?半小時之後便可以見真章!
在上山之前的屏鵝公路上,試車組彷效著 F1 暖胎圈般的左右搖擺動作,讓寒夜中度過一夜的輪胎,可以早點醒過來。而在乾燥的路面上,車輛的抓地力表現較前一天來得優秀而且直接,更大的抓地力,支撐了 Teana 以更高的速度通過彎道,讓我們有機會測試 Teana 最大的側傾狀況,提早演練其在小彎上的動態變化。
在更急促的方向盤操作之下,Teana 的側傾開始超過前一天的角度。而 Teana 在在接近極限狀況下的重心控制,並沒有以逐漸變大彈簧的 K 值來因應,因此重心坐底的變化相當的明顯,不似低速變化下的和緩,是較為可惜的情形。但是在多連桿後懸載良好的支撐之下,即便重心到底產生些許的衝擊力量,亦不會因而讓 Teana 在彎點之處出現突然的滑移,表現出 Teana 底盤的功力,亦讓試車組對於 Teana 在小彎上的表現,增加了信心。讓我們在轉上了通往社頂的小路上,加大了油門,勇往直前地駛去。
全油門衝上了山坡,Teana 2.3 升 173 匹馬力輸出的引擎正全力輸出,可是給試駕者的感覺,似乎沒有平日代步的 2.0 升對手來得有力?不禁啞然,現在車上可是滿載 5 人,平均體重 75 公斤以上,還能與平常 2.0 升雙載力道感覺差不多,其動力上的優劣,已是清楚可辨的。
而隨著彎道半徑逐漸縮小,方向盤打的角度也逐漸地變大,Teana 的後軸都能乖乖地依循著前輪的軌跡,讓 Teana 與全車乘員,按著駕駛所設定的路線前進,表現可圈可點。而原本將 Teana 與第一代 Cefiro 有著同等評價的試車組,在經過 3 個連續彎道之後發現,這是個錯誤的評價,因為 Teana 的表現,比起 Cefiro 來說好上太多了。
大彎穩定、小彎靈活
Cefiro 的車尾穩定是其優勢,但是車頭部份的轉向不足與轉向反應的遲頓則是其在彎道上的缺點,因此車手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等待車頭方向的修正,以便能全油門出彎。但是 Nissan 的工程師在 Teana 全新設定的井字型副樑之上,以可變形的襯墊,修正前輪轉向不足的問題,因此 Teana 車頭對於方向盤的反應,更為中性、更為敏捷,讓駕駛能夠像駕駛一輛中小型轎車的方式,靈活地在各彎道間穿梭。
而當車速再次提高之後,Teana 全新多連桿結構後懸載,再次展現出優於 QT 懸載的表現,以穩定不顯笨重的滑移,因應駕駛超過後輪循跡限度的操駕要求,以比 Cefiro 更為輕盈、更為準確的滑步,將長軸距後方的車體,柔順地調整至前輪所設定出來的軌跡上,完滿地回應駕駛的要求,漂亮地攻克一個又一個的彎道。而昨天在水浮路面上表現優異的 VDC 系統,在彎道上亦有適度的介入,對於 Teana 中性的轉向反應,絕對有著正面的助益。但是 VDC 系統介入動作的輕柔,即便試車組在 VDC 開/關的模式之下反覆測試,都不太能發現其介入所造成的干擾,一擺過去試車組對於主動式安全系統粗暴無禮的刻板印象,同時讓試車組對於 Teana 在動態上的表現,有著更上層樓的評價。
舒適取向中追求最大操控工程
從社頂公園到飯店的回程之中,Teana 的動態早已了然於胸,試車組輕鬆地放鬆了油門,依著山形,寫意地操作著方向盤,而 Teana 亦車隨意轉地,輕鬆地走在該走的路線上,順利地下山,回到集合的地方。經過這兩天的試駕行程,Nissan 對於 Teana 的定位,已在試車組心中,描繪出清楚的輪廓。Teana 絕對是一輛舒適取向的家庭房車,不論從軸距、從空間、從配備、從氛圍的經營,Teana 對於中大型家庭房車的市場再怎麼嚴苛的要求,都能完全地滿足。但是在產品設定之外,Nissan 的工程師並沒有忘記了汽車的本質。Cefiro 的底盤早已能輕鬆滿足中大型房車對於乘坐舒適性的要求,但是 Nissan 的工程師利用全新的 FF-L 底盤,以全新附井字型副樑的麥佛遜懸載以及多連桿支撐的後軸,在精心的調校之下,在舒適的範圍之內,帶給消費者最為輕盈、精確的駕駛體驗,亦以正面的態度,從基本的操控做起,為消費者提供最完善的主動安全防護。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