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1979 年即正式發表的 G-Class 車系,自推出至今已有 33 年的車型歷史,與 Mercedes-Benz 旗下其它車系較為不同的是,其自發表以來雖已歷經了多次的小改款動作,但整體車型架構仍維持初代車款的設計基礎,僅因應車輛設計的趨勢,而針對外觀、內裝及動力設定上進行變更,堪稱新車市場上最為長壽的一款車型。而 G-Class 車系在國內雖屬於小眾市場車型,但臺灣賓士每年仍會採限量引進及接單的方式導入 G-Class 車系。

繼 2011 年限量推出 20 部 G 350 CDI 短軸車型,如今臺灣賓士也計劃在 2012 年第 2 季再度推出 G-Class 車系新車型,但與 2011 年有所不同的是,臺灣賓士此回計劃引進的、則是擁有全新低排污科技、搭載 3.0 升柴油渦輪增壓動力的五門長軸車款 G 350 BlueTEC L,而在新車正式發表前,原廠更先行提供了試駕車款,供媒體搶先體驗這融和經典車款設計與先進節能科技於一身的 G 350 BlueTEC L 車款。

剛毅方正的經典形象

U-CAR 曾於 2011 年應臺灣賓士之邀,前往香港參與 Mercedes-Benz G-Class Offroad Event 2011 活動,並與 G 350 BlueTEC L 車款有著第一次的近距離接觸,如今於國內再度與此款車型聚首,其外觀仍維持著 G-Class 一貫的方正造型外觀,充滿了正統越野風格的外觀設定,完整延續了初代車款的風格,剛硬的線條設計在現今的新車市場上,具有難以錯認的獨特性格呈現,G-Class 車系也因此受到不少追求經典時尚風格的消費者青睞。

臺灣賓士計劃在 2012 年第 2 季導入擁有全新低排污科技、搭載 3.0 升柴油渦輪增壓動力的五門長軸車款 G 350 BlueTEC L,並先行提供媒體試駕車款。

G 350 BlueTEC L 外型上延續 2009 年導入國內販售的小改款車型基礎,其中三幅式的水箱護罩、新造型的尾燈配置、HID 頭燈組及 AMG 寬板輪弧造型,皆是小改款車型的外觀辨識重點,而 G 350 BlueTEC L 並未在車身造型上與其它車型作出明顯的區隔,僅能從車尾右側的 BlueTEC 專屬徽飾,辨識其車型身份。

G 350 BlueTEC L 外觀維持 2009 推出的小改款造型設定,車尾部份則有 BLUETEC 金屬徽飾以供區別。

內斂的豪華內裝陳設

打開 G 350 BlueTEC L 略為沉重的車門,映入眼簾的是 G-Class 歷經了多年的車型小改款後,修飾的較為現代的內裝造型,但在細節部份仍可嗅出其經典的設計味道,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安置於中控台上方的前、中、差速器手動鎖定按鍵,在現今 Mercedes-Benz 旗下 LSUV 車款四輪驅動車型,皆已普遍採用電子差速器鎖定機能設計的前提下,G-Class 仍堅持使用最為傳統的手動差速器鎖定方式,須依賴駕駛者對於路況及車輛設定的專業判斷力表現,方能完全發揮 G-Class 的越野實力。

G-Class 中控台上方以大面積的木紋飾板強化豪華質感,而細節部份仍可嗅出其經典的設計,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安置於中控台上方的前、中、差速器手動鎖定按鍵,導入國內車型並將含有 DVD 影音系統的 Comand 音響主機系統列為標配。

G 350 BlueTEC L 在內裝部份以黑色系的內裝陳設為基礎,並大量的使用黑色真皮包覆,強調出內裝的豪華質感,其中在中控台部份,更施以大面積的深色木紋飾板,較以往採用核桃木飾板的內裝設定,多了一分內斂穩重的車室氣息。同樣採用真皮包覆的四幅式多功能方向盤,擁有多功能按鍵的設定,四圓式的儀表板讓 G 350 BlueTEC L 呈現出較為現代化的內裝感受,中央並附有多功能液晶顯示幕,可提供車輛相關的行車資訊。

G 350 BlueTEC L 內裝以大量的真皮及原木飾板塑造出豪華質感,4 輻式真皮多功能方向盤具備了音響及行車資訊控制鍵,四圓式儀表板維持簡潔的造型設定,中央並具備了多功能的行車相關資顯示機能。

為了提供車室乘客更為舒適化的享受,前雙座椅除了擁有電動調整機能外,並附有電動加熱裝置,可惜的是並未將電動通風機能一併導入,否則將可強化車室夏季時的涼爽度表現。導入國內車型將含有 DVD 影音系統的 Comand 音響主機系統列為標配,並可選配 harmann kardon Logic 7 環繞音響,進一步強化車室內的豪華感受。車室內除了前座擁有雙區恆溫的設定下,後座也擁有出風口的設定,提供更為舒適的後座乘坐空間。

以真皮包覆的前雙座椅除了具備電動調整外,並導入了三段式的電動加熱機能,後座並附有中央出風口、12V 電源插座及雙置杯架設定,強化後座的實用機能表現。
廣  告

低排污動力科技首次導入

與 2011 年導入的 G 350 CDI 車款相比之下, G 350 BlueTEC L 除了因應車身的長短軸及車門型式的差異外,G 350 BlueTEC L 雖搭載與 G 350 CDI 相同的 3.0 升柴油渦輪增壓引擎,但兩者在動力輸出與排氣系統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性表現。其中除了動力輸出上有些許調整外,主要的不同乃是其導入了國內車型中首見 BlueTEC 低排污科技,其與一般柴油車款的不同之處,乃是在於排氣系統加入內含 AdBlue 尿素溶液的 SCR 觸媒轉化器。

G 350 BlueTEC L 配置一具可輸出 211 匹最大馬力的 3.0 升柴油渦輪增壓引擎,並搭配 7 速手自排變速箱,引擎部份因應 BlueTEC 低排污科技的導入而在動力輸出上有所調整。

這套系統利用 AdBlue 還原劑中的尿素與純水成份,與排放廢氣中的高溫結合後會自動轉換成阿摩尼亞,並與排氣中的有毒物質 NOx 氮氧化合物產生化學作用,將其轉換成氮氣與水,將可大幅降低排放廢氣中的氮氧化合物成份達到 80%的比例,降低引擎排放廢棄對於環境造成的影響。此外, G 350 BlueTEC L 在加油孔旁具備了 AdBlue 尿素溶液的補充孔,加滿後約可維持 12,000km 的行駛距離,車主則可在回廠保養時補充 AdBlue 尿素溶液,藉以維持這套系統的正常運作。

G 350 BlueTEC L 的排氣系統加入內含 AdBlue 尿素溶液的 SCR 觸媒轉化器,可大幅降低廢氣中的氮氧化合物成份達到 80%比例,降低車輛的排污,而在加油孔旁則具備 AdBlue 尿素溶液的補充孔,加滿後約可維持 12,000km 的行駛距離。

G 350 BlueTEC L 雖在馬力輸出上較 G 350 CDI 有所縮減,由原本的 224 匹最大馬力調整至 211 匹,但最大扭力仍維持在 55.1 公斤米的峰值扭力,且自引擎轉速 1600~2400 轉皆可全數輸出,即使 G 350 BlueTEC L 的車重已達到重量級的 2590 公斤,但在這具 V6 柴油渦輪增壓引擎強大的低速扭力推動下,顯得毫不費力,甚且在行進中需要更為強勁的衝刺加速力道時,只需重踩油門便可獲得充份的車輛加速表現,讓其不因車重而讓加速性能受到明顯的影響。

即使 G 350 BlueTEC L 車重達到 2590 公斤,但在 3.0 升柴油渦輪增壓引擎強大的低速扭力驅策之下,起步或行進中的再加速仍顯得游刃有餘。

講究正統的越野操控架構

與現行 Mercedes-Benz 旗下 LSUV 車款相比之下,G 350 BlueTEC L 仍維持極為正統的越野四驅車款底盤配置,除了擁有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配置外,並未加入電子式的扭力分配或差速器自動鎖定機能,仍維持自初代車款以來即配置的手動鎖定前、中、後差速器模式,而其底盤反應及乘坐路感也明顯偏硬,不若其他現行車款舒適,但其獨特而直接的底盤反應,亦是現今精緻化的車款所欠缺的,也是其在眾多市售車型中、顯得獨特的主要原因之一。

G 350 BlueTEC L 仍維持極為正統的越野四驅車款底盤配置,擁有手動差速鎖定機能的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配置,整體的乘坐感略為偏向硬調設定。

而筆者在香港 Mercedes-Benz G-Class Offroad Event 2011 活動中,便已親身體驗 G-Class 車系強悍的越野實力表現,與現行高度電子化的四驅車款相比之下,其雖缺乏諸多電子輔助系統加諸而成的越野能耐,但其卻是以最為傳統的機械結構,建構出強悍而紮實的越野風格,但相對來說,其在車輛的操控及傳動設定上的駕駛技術要求,仍較一般四驅車款來的高,駕駛人必須要相對豐富的駕駛經驗及判斷能力,才能將 G-Class 的越野實力完全發揮。

永恆不滅的經典車系

即使歷經了超過 30 年以上的車系銷售周期,G-Class 始終維持著與初面世時的設計格局,並未因車輛科技世代的變遷,而作出車型上的大幅變化。雖然在車輛底盤科技上無法與現行新世代車款比擬,但其在動力及傳統系統上仍不不斷進化,藉以符合現今消費者及市場對於車型的需求,使其在同級車型中,依然有著難以取代的獨特定位。而 BlueTEC 科技的導入,則使其在傳統的剛硬形象上,更多了一份環保科技的特色,藉此獲得更多消費者對於此款車型的關注程度,有助於維持其市場上車型銷售的穩定度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