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6 月份開始在環保署的活動中曝光、到 9 月預售展開,直至前些日子的正式發表,相信不少消費者,已對原本陌生的 Škoda Citigo 多少有所了解,然而,這輛歐系新生小車真正引起大家好奇的部份,肯定是它到底好不好開、穩不穩定、安不安全,還有國人相當重視的實用面向,而這當然也是 U-CAR 相當有興趣的,如今終於可以趁著一整天的試駕,來一解你我心中的好奇。

乍看之下,Citigo 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設計引人注意,然而它的魅力得要親自與其相處過才會發覺,再加上歐系進口品質與 60 萬以內的售價策略,Citigo 其實已在無形之中於不少準備消費者心裡留下印象。

Citigo 在 2011 年全球首演之後,由於透過原廠資料知悉這麼一輛小車,可以具備完善的機能配備和經濟油耗,因此而深深吸引著筆者,甚至曾在歐洲街頭看見它們如精靈般在都會叢林穿梭時,還投以羨慕的眼光,希望可以進入車內與它相處。如今在臺灣的街頭上,雖然 Citigo 車身外觀設計簡單樸實,但試駕當天不論是在都會鬧區、或是國道休息短暫停留時,都吸引不少人停下拿出手機拍照,並且好奇詢問這是什麼車子,沒有想到一輛小車可以引起路人這樣程度的關注,令人訝異。

雖然小巧的 Citigo 外觀設計簡單樸實,但試駕當天不論是在都會鬧區,或是國道休息站時,仍然可以引起路人的關注,並且好奇詢問這是什麼車子,它並沒有靠著炫目幻術來吸引人,而是靠著實惠魔力讓人青睞。

融入品牌精神,靈動性格樸實中呈現

Citigo 雖然與另外兩位孿生兄弟,採用同一套平台、動力、變速箱甚至是車身用料打造,但是要為了充分展現各品牌精神,因此從車頭上就可以看出,Citigo 以品牌一貫的波希米亞風格呈現,圓潤又帶著銳角的頭燈,搭配招牌直瀑式水箱護罩、平實的保桿線條,還有那與水箱護罩配合的氣壩,輕輕鬆鬆塑造出簡單且平易近人的臉孔,不用靠繁複華麗的鋪陳,也能以獨到的親民氣息吸引眾人目光。同時它還採用了新式廠徽設計,銀色飛箭的簡潔現代,褪下過去的略顯老氣。

不同於其它兩位兄弟,Citigo 造型設計融入許多品牌獨有的設計因子,例如車頭上的直瀑式水箱護罩與進氣壩,點出這個百年品牌的經典新風味,引擎蓋上更採用全新的銀色飛箭廠徽,與過去略顯老氣的設計已經沒有掛勾。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看,其實可以觀察到 Citigo 車身前半部以圓潤為主軸雕塑,但來到了後半部則是由圓轉化成方,同時 Citigo 亦採用多數掀背小車的設計,盡可能的將四顆輪胎向外推,原因就是希望為後座騰出更多的空間,即便是以都會通勤小車為主軸,但足夠一般使用的空間還是必須的。而試駕車款所搭載的 14 吋鋁圈,與入門的經典相比則多了一分豪華氣息。

為了盡可能的為後座騰出空間,可以觀察到 Citigo 車身前半部是以圓潤為主軸雕塑,但來到了後半部則是由圓轉化成方,並將車輪像外推移,造就出 Citigo 足敷一般使用的車室空間,而本次試駕的車型則還標配了 14 吋鋁圈,較經典型搭配的 14 吋鋁圈更有現代質感。

與 Up!的大面積玻璃尾門不同, Škoda 選擇透過簡簡單單的尾門設計,搭配銀色廠徽與銘牌,展現品牌的務實精神,而兩側的 C 字型尾燈組在亮起時,以〔〕型包覆住車尾,適時為車尾增添光彩,整體設計簡單、卻又不會過於乏味。

呼應車頭的風格,Citigo 透過簡簡單單的尾門設計,搭配銀色廠徽與銘牌,展現品牌務實精神,而兩側的 C 字型尾燈組在亮起時,以〔〕型包覆住車尾,適時為車尾增添光彩

傳遞歐系質感,日常使用配備完善齊全

打開車門入內,其實對於這麼一輛主打都會通勤的入門車款而言,你不用特別期待 Citigo 會準備些什麼驚人的配備嚇你一跳,但小小的身體內,擁有完善的機能,這才算是開啟了 Citigo 精彩的篇章。中控設計簡單樸實,這是Škoda 一貫的風格,試駕的極緻款車型還透過真皮包覆、鍍鉻飾條來提升整體的質感,舉凡一般日常會用到的音響系統、空調系統、附有基本旅程電腦的儀表板,也是一應具全。

不過令人在意的是,原廠並沒有因為它是一輛入門車款,而失去了源自歐系的施作品質,不論是空調出風口、門把、電動窗開關或是窗戶升降時的感受,都還是可以清楚感受到十足的歐系氛圍,當然中控台、排檔桿座、門板或是儀表總成,雖免不了使用較多的塑料鋪陳,質感也不及家族其餘如 Fabia、Octavia 或 Superb 等,但以此級距價位和整體機能來說,其實也沒有甚麼好挑剔的。

雖然說 Citigo 沒有高級車款上那些炫目奪人的配備,但是日常短距離通勤會需要用到的配備已可說是完善,另外,不論是空調出風口、門把、電動窗開關或是窗戶升降時的感受,都還是可以清楚感受到十足的歐系氛圍,極緻款車型更具備真皮包覆方向盤、排檔桿和鍍鉻飾條,來強化整體質感表現。

設計巧思創造貼心置物空間

由於 Citigo 軸距長來到 2,400mm、並將輪胎盡量往外推移,加上後懸吊採用結構較簡單的拖曳臂設置,使得 Citigo 擁有不錯的實用機能,而且設計師亦將許多零碎的空間整合,規劃出大大小小的置物空間,除了一般門板 / 中控台下置物盒與杯架以外,手煞車拉桿後方也還擁有額外的置杯架,手套箱內附加的眼鏡盒也再一次展現原廠的空間設計功力。

此外,由於前座椅背沒有置物袋,因此設計師在前座側邊賦予了置物網,可以用來放手機、零錢包、家中鑰匙等隨身小物,不必擔心隨手丟在車內而找不著。同時還有另一項窩心設計也深得我心,那就是在極緻款車型中控台右側的相片夾,你可以將喜愛的寵物、愛人或是家人的照片置放於上,當然內斂的 U-CAR 試車組在試駕當時還想到,這個夾子其實也可以將平時容易遺失的停車票卡 / 停車收費單、散鈔、臨時收下的名片等等夾放於上,需要用到時隨手就可取得。

車室內隨處可見的小型置物空間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部份,除了一般置杯架與手套箱之外,還有中控台相片夾、前座側邊置物網等別出心裁的設計,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取放隨身小物,不用擔心需要用到時而找不到。

一般車款在車內門板或是行李廂當中,都會使用塑料或布料做裝飾,但 Citigo 則是直接將鈑金裸露於外,車門內側僅用一小片門板裝飾著,行李箱更是連鈑金接點都見的到,這樣的設計除了是反應在車價中的成本考量,多少也能為車室騰出些許空間。在實際體驗時,不論是行李箱深度、寬度或是開口大小,均符合一般日常使用,而且在僅不過約 3.5 公尺長的小巧身驅之下,還能夠擁有 234 公升的空間,後座傾倒之後更可擴充至 942 公升,為了要顧及車內乘座空間,又要滿足行李箱的載物機能,相信原廠設計師為此費盡心思,此外行李箱中還具備設置掛勾來方便固定物品,底板下的備胎與隨車工也沒有被省略,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除了車室當中的置物空間,車身尺碼小巧的 Citigo 擁有 234 公升的行李箱空間,後座傾倒之後則是可一舉擴充至 942 公升,而且側面還設有置物掛勾,同時也沒有將備胎與隨車工具省略。

置物空間有了、那乘坐表現呢?Citigo 前座採用結構簡單的一體式座椅,極緻款則採用質感與防滑效果較佳的織布包覆,如果以身高 180 公分、體態較大隻的筆者來說,前座空間並沒有想像中來的小,而且平整中控台設計也確保了足夠的駕駛視野,座椅柔軟度與支撐性則是中規中矩,但對我這樣的體型來說,其椅墊的包覆性和頭枕支撐性略有不足,不過換做體型嬌小、身高約莫 155 公分的女性同事來說則是剛剛好。

至於後座方面,如果請 175 公分高男性於前座、讓筆者在後座體驗時,其實車頂帶來的壓迫性比想像中的小,膝部方面則是因為前座椅背有特別的內凹設計,所以在長途乘坐時還可以稍微活動一下筋骨,頭枕也可以升高至適合我的位置,其實不難找到一個好坐的姿勢,唯一表現稍弱的部份,就是椅背角度為了行李箱空間而較為挺直,短途通勤乘坐還可以接受,但如果是乘坐超過 2 個小時以上,則會有一種長時間乘坐於客機經濟艙的感受,但是體型嬌小者對此卻不必太過擔心。

Citigo 前座採用結構簡單的一體式座椅,極緻款則採用質感與防滑效果較佳的織布包覆;在後座方面,如果對於身高 180 公分、體態較大隻的筆者來說,車頂帶來的壓迫性比想像中的小,膝部也還與前座保有空隙,不難找到一個好坐的姿勢,但是較挺直的椅背設計,長途乘坐下來會有一種在長時間坐在客機經濟艙的感受。
廣  告

車室實用機能與空間表現,常常會是消費者購車時考量的重要因素,當然動態表現也是。那 1.0 升的動力、ASG 變速箱與精巧車身尺碼之搭配,坦白說在實際接觸 Citigo 之前,對它的動態穩定性和車室靜肅表現其實是有疑慮的,但是在與其接觸的那一瞬間,它的表現就完全擊碎我心中高掛的大問號,究竟實際感受是什麼?答案,將於下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