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 2008 年臺灣汽車市場的銷售報告,Toyota 加上 Lexus 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 35.4%,穩居市場龍頭寶座,不過在國內主流級距中,Toyota 於近來再度被炒熱起來的百萬 SUV 市場,卻長久以來處於缺席的情況,不過這樣的景況,即將不復存在。

從去年開始,車壇上便不斷傳聞 Toyota 將導入新一代的 RAV4,跨足國內日漸熱絡的百萬 SUV 級距市場,不過由於總代理和泰汽車鎖是出的消息尚不明確,因此當時除了上市日期撲朔未定外,有關 RAV4 究竟要以進口身份導入,或是將投身國產化的行列,也未有確切說法。

台北車展首現身,引進話題聚人氣

到了去年底,隨著 2007 年 11 月經濟部能源局的油耗資料中,RAV4 出現在進口乘用車的名單 之中,而在兩年一度的台北車展上,RAV4 也正式現身 Toyota 展區,隨後的和泰汽車及 Toyota 製造廠國瑞汽車媒體春酒上,更正式宣佈了將於今年導入 RAV4,也讓這款備受消費者矚目的新車,重返國內市場的節奏更加明確。

將時間拉回 1997 年,政府重新開放日本車進口之初,Toyota 總代理和泰汽車便曾引進過首代 RAV4 在台銷售,不過由於當時的銷售成績不盡理想,因此不但 RAV4 很快便停止引進,更間接讓 Toyota 在國內的 SUV 市場長期缺席;不過,隨著國內消費者對於 SUV 的接受度與日俱增,如今已演進到第三代車型的 RAV4,終於確定將重回台灣市場。

在 2007 年底的台北車展上,第三代 RAV4 正式現身 Toyota 展區和國人見面,讓重返國內市場的態勢更為確立。

雖然在國內百萬 SUV 級距市場中,國產車型仍佔絕大多數的比例,但由於第三代 RAV4 在 2006 年便已於國外發表,因此和泰汽車在考量後,決定將以進口方式,導入即將發表的小改款 RAV4,並在九月初以全球首賣的姿態在國內發表,而未來若新車銷售成績理想,在 RAV4 車系進行大改款之際導入國產,也將是可以被預期的。而此次 U-CAR 所試駕的 RAV4,就是去年底台北車展上 Toyota 展區所展示的車輛。

左駕展示車多用途,總代理單獨認證領牌

在過去幾次的車展中,和泰汽車所展示的 Toyota 車輛,除了借展性質的概念車或賽車外,其餘國內未販售的市售車型,無論左駕或右駕,皆是由和泰汽車購入參展,而不少右駕車型在展出後得轉售至海外市場,例如在上一屆台北車展中所展出的右駕版 Vitz (Yaris 日規車型) 等,在計算折舊和運費後,著實耗費不少成本。

而此次為車展所引進的 RAV4 由於是左駕規格,並屬三期排放標準車輛,因此和泰汽車在評估後,決定趕在去年底之前,單獨為這輛 RAV4 辦理認證領牌作業,如此一來,除了可預先進行導入前的教育訓練和相關套件開發作業,也能在正式引進前,讓媒體搶先體驗小改款前的 RAV4。

在這樣的機緣下,試車組和 RAV4 也在國內有了第一類的接觸,不過由於屆時國內所引進的 RAV4 為小改款後車型,在車輛內外皆和此次 U-CAR 所試駕車型有些微差異,而配備水準也尚未確認,因此這次的試駕,U-CAR 也將著重於 RAV4 產品本質的體驗。

將思緒拉回去年底的台北車展,由於當時 RAV4 即將導入的消息甚囂塵上,加上當時所展出的車型,搭載了動感十足的外觀套件,加上搶眼的車身彩繪,自然也成為車展上備受關注的焦點。在連絡了總代理人員後,今天要試駕的 RAV4 緩緩駛至面前,同樣聚焦效果十足的外貌,這一回,同樣又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外型兼具時尚與動感,融入三角、圓形元素

雖然此次所試駕的 RAV4,是去年底車展上的改裝套件版本,在外觀上勢必與未來將引進的小改款車型有所出入,但在同樣的輪廓下,仍然能夠感受在久違國內多時後,RAV4 車系的嶄新風格。1997 年至 1999 年間曾短暫引進國內的第一代 RAV4,在造型設計上走的是圓潤風格,而與國內市場無緣的第二代車型,則以銳利的線條勾勒出運動氣息,至於眼前的第三代 RAV4,則兼容了兩代車型的設計元素。

第三代的 RAV4 仍然可依稀嗅到些車系最初的神韻,不過在細部的線條上,不過相較於第一代車型的圓潤風格,以及第二代車型以銳利的線條勾勒出運動氣息,至於眼前的第三代 RAV4,則兼容了兩代車型的設計元素。

就第一眼的印象來看,第三代的 RAV4 仍然可依稀嗅到些車系最初的神韻,不過在細部的線條上,卻增添了不少以圓形和三角型為基礎的設計元素,像是獨特的三角型尾燈,以及刻意設計成圓形的車外門把凹槽,很輕易就成了旁人停留目光的焦點所在,而在車側部分,RAV4 也以刻意營造的突出輪拱,帶來層次更為豐富的視覺效果。整體而言,第三代的 RAV4,兼容屬於都會的時尚氣息,以及充滿活力的休閒氛圍,意圖能滿足 SUV 買家多元的喜好。

在第三代的 RAV4 上,可看到不少以圓形和三角型為基礎的設計元素,而試駕車輛搭載的不少外觀套件,也可預期會在引進時提供消費者選購。

內、外套件開發中,提供買家多元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所試駕的 RAV4,除了搭載車展時所見的外觀套件,原有的登車踏板已被拆卸,交由國內 Toyota 車系的配件廠商車美仕進行研發,以便能在未來 RAV4 引進國內時推出相關套件,供消費者自行選購,而在這樣的方向之下,或許可預見在 RAV4 於國內推出時,包括晴雨窗、造型動感的鋁圈、車身空力套件、網狀水箱護罩以及車側燈踏板等套件,都有機會同步出現在新車售後市場,提供 RAV4 的車主打造出充滿個人風格的坐駕。

RAV4 波浪造型的雙層中控台,在視覺效果上給人豐富的層次感,而試駕車型也裝上了包含衛星導航和數位電視的多媒體主機,未來也將提供買家選用。

座艙內部,這輛在車展中所展出的 RAV4,和外觀同樣加裝了不少改裝套件,包括跑車方向盤、排檔桿等,都為其增添了不少的運動氣息,另外這輛目前交由 Toyota 車系的配件廠商車美仕進行開發作業的車輛,也裝上了包含衛星導航和數位電視的多媒體主機,以及可顯示車速和胎壓等行車資訊的抬頭顯示器,而原本位於儀表台左側的儀表板亮度調整開關,也已拆除進行相關的開發作業,相信屆時同樣能提供 RAV4 的買家進行多元的車內套件選配機制。

延續著車輛外觀,RAV4 車內運用不少圓形的設計元素,其中雙區恆溫空調在大面積圓形按鍵的介面下,使用頗為順手,不過上方的單色顯示幕由於面積不大,加上略受雙層中控台影響,在判讀上不是很理想。

而撇開這些單獨加裝的套件,RAV4 的座艙風格也頗具設計感。波浪造型的雙層中控台,在視覺效果上給人豐富的層次感,搭配金屬飾板的配置,展現略帶科技感的活力風格。除此之外,RAV4 外觀上圓形和三角型的設計元素,也延續到了座艙內部,包括三角型車內門把,以及中控台上的圓形按鍵、冷氣出風口以及空調介面等,展現內外呼應的設計概念。另外 RAV4 也提供了兩個手套箱的配置,雖然容量並不算大,卻能便利區分物品收納,而上方的手套箱透過單一按鍵便可進行開闔動作,設計上頗具巧思。

雙層手套箱設計使用頗為便利,電動加熱座椅雖然實際使用效果頗佳,不過在氣候炎熱的台灣地區,或許能真正用上的機會將不是很多。而在試駕車輛上也可看見加裝的抬頭顯示器,以及挖去按紐進行相關套件開發。

雖然未來正式引進國內的 RAV4 配備水準仍未確定,不過此次所試駕的車輛,仍有幾處值得一提的配備。例如國內同級對手中罕有的雙區恆溫空調,在大面積圓形按鍵的介面下,使用頗為順手,不過上方的單色顯示幕由於面積不大,加上略受雙層中控台影響,在判讀上不是很理想。而在 RAV4 中控台下方,則配有電動加熱座椅的按鍵,雖然實際使用效果頗佳,不過在氣候炎熱的台灣地區,或許能真正用上的機會將不是很多。另外 RAV4 的後視鏡調整介面設置於排檔後方,雖然並非國內消費者所習慣的位置,但是在適應後於使用上也未見負面影響。

雙排五人座設定,空間變化彈性好用

在 SUV 買家所注重的車內空間表現方面,RAV4 的長、寬、高分別為 4600 mm、1855 mm 以及 1720mm,和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相較在伯仲之間,雖然國外所販售的 RAV4 車型有提供第三排座椅的選用,但總代理在考量成本與實用性後,將只引進雙排五人座車型,而身高 170 公分左右的乘客坐進後座,與前座椅間仍留有 10 公分以上的距離,而 6/4 分離的後座椅也可前後滑移並調整傾斜角度,也提供三頭枕的配置,以及平坦的果嶺式底版設計,讓乘坐舒適性更加提升,儘管少了多人乘載的能力,不過在乘坐舒適性上卻未打折扣。

採雙排五人座設定的 RAV4,身高 170 公分左右的乘客坐進後座,與前座椅間仍留有 10 公分以上的距離,而 6/4 分離的後座椅也可前後滑移並調整傾斜角度,也提供三頭枕的配置,讓乘坐的舒適性更加提升。

座艙機能的變化上,RAV4 在車尾左右兩側設置了座椅快速放倒機制,透過拉柄便可將後座椅收納,而在椅背前倒同時,椅面也會同時下沉,增加擴充置物空間時的平整度;而 RAV4 後座椅上的放倒機構則位於椅背上方,雖然在乘坐時調整傾斜角度較不順手,但若是打開後車門將座椅放倒,操作上就順手不少。

RAV4 在車尾左右兩側設置了座椅快速放倒機制,而 RAV4 後座椅上的放倒機構則位於椅背上方,操作上均十分便利;於國外 RAV4 有提供第三排座椅車型,因此在兩側也可見到杯架和置物空間的設計;由於採外掛式備胎,因此拉起行李艙底板,下方有隱藏式置物空間。
拉起行李艙底板,下方除了隱藏式置物空間之外,亦備有活動式懸掛置物網,並有專屬位置固定,除增加置物彈性,也可避免行車造成物品凌亂的麻煩。
RAV4 擁有可 6/4 分離前傾的後座椅,在椅背前倒同時,椅面也會同時下沉,增加擴充置物空間時的平整度。

行李艙部分,由於國外 RAV4 有提供第三排座椅車型,因此在兩側也可見到杯架和置物空間的設計,另外由於採外掛式備胎,因此拉起行李艙底板,下方除了隱藏式置物空間之外,亦備有活動式懸掛置物網,並有專屬位置固定,除增加置物彈性,也可避免行車造成物品凌亂的麻煩,而軟式伸縮隔板,則提供了物品擺放的隱密性。不同於市場上大多數 SUV 的上掀或上下對開的尾門設計,RAV4 採用的是水平側開方式,雖有省力及沒有使用者身高限制的優點,但要完全開啟卻需後方留有一米以上空間,對於都會使用而言較不便利。

2.4 升動力單元,加速輕快線性

RAV4 所搭載代號為 2AZ-FE 的 2.4 升引擎,和國人所熟悉的 Camry 和 Previa 為同一具動力單元,可輸出 170 匹的最大馬力,以及 22.8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按下 RAV4 的引擎啟動按鈕,儀表上的一圈黃色裝飾看來頗為炫目,起步時,RAV4 展現一如過往 Toyoya 產品所熟悉的輕快感受,雖然試駕車輛換上了握感頗佳的跑車方向盤,不過動力輔助的力道仍然偏多,因此在市區中行車可說是十分輕鬆,並沒有傳統上 SUV 給人的較不靈活的負面印象。

RAV4 所搭載代號為 2AZ-FE 的 2.4 升引擎,和國人所熟悉的 Camry 和 Previa 為同一具動力單元,可輸出 170 匹的最大馬力,以及 22.8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

在動力輸出方面,RAV4 的油門反應也十分靈敏,踩下踏板,車輛便以輕快的節奏前進,行進間,車輛的動力以十分線性的方式湧現,而儘管只搭配四速自排變速箱,不過在檔位設定上卻頗為合宜,讓車輛在動力銜接上十分平順,換檔時並未有明顯的頓挫感,當需要動力支援時,稍稍將油門踏板踩深,當引擎轉速來到 3,000 rpm 以上時,便可感受到車輛充沛的加速力道,在都會區行駛,無論是臨時有超車需求,或是遭遇突來的陡坡,都能夠給駕駛人相當充足的信心。

轉向精準性頗佳,過彎側傾未如預期嚴重

雖未提供手動換檔機制,在 D 檔時有降檔加速需求,只需將排檔桿往左拉便可將檔位切換至三檔。

雖然 RAV4 的四速自排變速箱未提供手動換檔機制,不過鋸齒狀的排檔設計,當在 D 檔時有降檔加速的需求時,只需將排檔桿往左拉,便可將檔位切換至三檔,在一般都會或高速路段,動力都足以應付超車需求,對於慣用手自排介面的駕駛人而言,也能夠找到些許熟悉的操作感。

高速路段方面,RAV4 的加速反應能一路由 3,000 rpm 線性延伸至 5,000 rpm,在有限的路況下,試車組實際體驗 RAV4 百公里前後的再加速表現,輕快的反應,讓超車時的動作更加從容。另一方面,對於想舒適巡航的駕駛,RAV4 在方向機柱右方也設置了定速巡航撥桿,透過簡單的設定,便能夠減輕不少長途駕駛時的疲累。

結束都會區的行駛,試車組也轉往山區路段,體驗 RAV4 的操控表現。雖然在方才市區的行駛,RAV4 的方向盤輔助頗為輕手,不過當場景換至山道,雖然略多的動力輔助,讓藉由方向盤傳遞至手中的路感不是很清晰,不過車輛的轉向反應卻仍舊十分精準,甚至和試車組曾在美國所駕駛的二代 RAV4 相較,亦有著更上層樓的表現。

雖然在方才市區的行駛,RAV4 的方向盤輔助頗為輕手,不過當場景換至山道,車輛的轉向反應卻仍舊十分精準。

雖然 RAV4 的懸吊設定仍偏重舒適取向,不過在遭遇坑洞或不平整路面時,卻有著幾分歐系車輛設定的味道,展現極佳的韌性,對於行路舒適性也未造成減損;而 RAV4 雖然有著超過一米七的車高,不過在彎道中雖然有著些微側傾,但幅度卻未如想像中來得嚴重,擁有讓駕駛人十分易於掌握的車身動態。

RAV4 雖然有著超過一米七的車高,不過在彎道中雖然有著些微側傾,但幅度卻未如想像中來得嚴重,擁有讓駕駛人十分易於掌握的車身動態。

而在逐漸熟悉車輛的操控特性後,試車組也以更自信的方式在山道間駕駛著 RAV4,雖然適時四驅系統在一般狀態下為前輪驅動設定,因此在過彎中以稍快的車速入彎,不免仍有轉向不足的現象發生,但略收油門,仍能順利回到原先所設定的路線。

不過由於 SUV 車型無論是重量或車身重心皆略高於一般轎車,因此在彎中若帶著煞車,則可明顯感受到車尾重心的轉移;而在激烈操駕下,RAV4 配置尺寸為 235/55R18 車胎胎壁強度雖然不錯,卻可明顯感受到車尾因為輪胎變形而外滑,都對過彎的順暢度也造成些許影響。另外,由於 RAV4 的座椅設計較為平坦,因此除了前後座的大腿支撐都不夠深,長途行駛時懸空的大腿部耐久坐,欠缺的側向支撐力也讓激烈駕駛時,車內乘員也不免會隨著車輛的左彎右拐而跟著擺動。

由於 SUV 車型無論是重量或車身重心皆略高於一般轎車,因此在彎中若帶著煞車,則可明顯感受到車尾重心的轉移。

除了一般路面的操控表現,未來 RAV4 引進國內時將同時提供 2WD 和 4WD 兩種不同的設定,而此次試駕的 RAV4 車型雖採適時四輪驅動機制,亦可透過中控台上方的 Lock 按鍵,將車輛動力輸出分配鎖定在 45:55 的前後比例,滿足駕駛人進行輕度的越野體驗,或是在較惡劣的路面環境下,提供更優異的脫困能力,不過這項鎖定機制,在車速超過 40 公里以上時,系統就將自動解除。

反攻先遣軍,窺探小改 RAV4 產品戰力

在今年初和泰汽車及 Toyota 製造廠國瑞汽車媒體春酒上,RAV4 重回國內市場的訊息正式確立,距離 1997 年首代車型引進國內已超過十年,RAV4 車系的產品力已有大幅提升,但國內 SUV 級距市場的重要度,以及他廠產品所展現的競爭強度,也都已非同日而語。在將 RAV4 交回總代理時,對於這輛尚未發表的新車心中最感好奇的,莫過於未來引進的小改款車型戰力;在近一步詢問下,包括頭、尾造型的小幅修飾,以及內裝細部設計的改良,都是小改款時的產品重點,當然為了符合四期排放法規,在動力系統上也將有不同調教。

廣  告

在車型與價格方面,RAV4 則預計將採 2WD 和 4WD 雙線引進方式,並將入門車型售價壓低在百萬台幣之內,而由總代理積極開發相關套件的態勢,更不難看出寄望用豐富的選用套件,彌補進口車型在配備豐富度上不如國產車型的缺憾;雖然此次所試駕的車款,並非最終將導入國內的車型樣貌,不過這輛台北車展所展出的小改前套件特裝車,卻仿佛是反攻國內 SUV 市場的先遣軍一般,對於檢視 RAV4 的整體戰力,相信仍然具有重要的指標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