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觀察現今豪華級距市場的競爭,可以發現各大品牌在競逐的,已經不再如同往昔一般,除了比拼產品外觀造型、內裝鋪陳用料,動力操控上的一較高下之外,更重要的是科技含量多寡,尤其是自動駕駛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科技含量,含量越高就如同含金量越高一般,不僅能給予車主們更安全舒適與便捷的使用體驗,更是代表了品牌在市場上的強勢競爭力。

這也是Mrecedes-Benz 在 213 世代 E-Class 小改款上,最重要的改變;因為除了在小改款前就已經列為標配的智慧駕駛輔助套件,以人工智慧為目標的 MBUX 車載系統,輕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的 EQ Boost 等,都是此次小改款 E-Class 的重點項目。

台灣賓士在 2020 年 10 月份於國內發表了小改款的 E-Class,最主要的改變,除了外觀與內裝上的細節修飾之外,乃是導入了更多的新穎科技,展現小旗艦轎車的重要戰力地位。

家族重要辨識,換個角度與方向試試看

已經在國內上市販售的小改款 E-Class,因應是周期間小改款的節奏,因此台灣賓士在國內發表時,採用一次到位式的全數公布,也就包含了 E-Class Sedan、E-Class Estate 以及 E-Class Coupé同步上市,而針對媒體試駕活動,同樣也提供了三種車型選擇;有鑑於在豪華品牌非 SUV 市場上,仍舊是以轎車為最大宗,因此這趟試駕旅程鎖定了 E-Class 車系中的 E 300 運動版。

頭尾造型可以看到在現行世代的輪廓下,進行水箱護罩與頭尾燈組的樣式改變,賦予了新的視覺辨識之外,也意味著新世代的家族設計語彙,在小改款 E-Class 問世後,許多設計元素在新世代 S-Class 上都能看出端倪。

雖然在上市發表會時就已經與 E-Class 全家族有過接觸,但在此次試駕中還是再次、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小改款 E-Class,最大的不同感受,其實在於頭燈組的設計,在 LED 科技已經大量運用在車亮頭燈造型的當代,每每家族都會有很相近的視覺印象呈現,如何能夠在家族化風格中呈現各自的辨識特點,成為了設計時的重要考量。

原先分辨 C、E、S 的方式,乃是藉由 LED 燈條數目來作區隔,C 尺碼的車款為 1 道,E 尺碼的車款為 2 道,而 S 級距則為 3 道 (包含了 SUV 的 GLC、GLE 與 GLS 在內),但隨著新世代家族設計語彙的出現,這樣的辨識規則似乎消失了?其實並沒有,只是從燈條的辨識改為「點」來區別,在小改款 E-Class 標配的標準型 LED 頭燈內部燈組中,會發現燈與燈之間分別有兩個「反光點」,如果是選配多光束頭燈組則會視兩個 LED 的「點」,這就是 E 尺碼的辨識,而在國內即將導入的新世代 S-Class 上,則是有著 3 個點來作為證明。

台灣賓士在試駕活動的簡報中,直接將小改款前後的水箱護罩差異列出,能夠更清楚的了解到原先盾形改為多邊形之變化。

除了燈組帶來辨識特徵之外,小改款 E-Class 的水箱護罩也帶來的變化,更確切詳細的說法,應該是 E-Class 乃是現行 Mercedes-Benz 品牌重要指標,最新世代的設計風格及語彙,都會是從 E-Class 作為起始,而小改款 E-Class 所採用的多邊形水箱護罩設計,除了是映襯著頭燈輪廓造型之外,也在 2020 年 9 月初完整亮相的新世代 S-Class 上出現。針對 Avantgarde、Exclusive、AMG Line 等不同風格,也順應了新世代設計語彙的水箱護罩樣式,有著更為不同的樣貌呈現。

原先依循頭燈 LED 晝行燈條數量,可以分辨出 C、E、S 的尺碼級距,而新世代的辨識特徵則是在燈組中設計有小點,如果升級至高階的多光束 LED 燈組,則會是如同上圖中的 LEd 點。

另一項重要的辨識特點,就在於車尾燈組的設計,從原先大面積的區塊狀設計,改為狹長且往兩側延展的輪廓造型,同時內部燈組採用了魚鱗狀設計,成就了小改款 E-Class 的重要識別,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尾燈燈組設計,同樣也在新世代 S-Class 的車尾上出現。

車尾燈組改以較為狹長的設計,內部則是改以類似魚鱗狀設計,擁有相當高的辨識度。

多功方向盤新造型,小改後用說得更方便

坐進車室後會發現,小改款 E-Class 的駕駛座艙在熟悉中有些許不同之處,這也正是此次 Mercedes-Benz 針對 E-Class 的小改工程中,最重要的改變,就是導入當代自家的新穎科技,以及採用了全新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設計;新穎科技的部分,其實是許多消費者已經耳熟能詳的 MBUX 車載系統,也因為 MBUX 的導入,原先在中央鞍座處設置的旋鈕取消,改為觸控手寫板的配置,讓中控臺下緣至中央鞍座處的陳設,有著更為平整簡潔的視覺效果。

車室空間基本上仍舊維持與小改款前相似,但在多功能方向盤、中央鞍座處卻有所差異。

在其餘操作介面的設定上,其實並沒有做太多更動,包含了空調系統的控制按鈕組、下方的快捷按鈕,甚至於在觸控手寫板兩側的按鈕組,也還是駕駛模式撥桿、倒車影像顯示、怠速啟閉開關等按鈕組合。另一項改變的視覺焦點:新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根據原廠的資訊來看,新的方向盤造型設計,其實是呼應著往昔 CLS 與 SL 車系的設計元素,也與小改款前頗為相似。

根據台灣賓士的產品簡報來看,新世代 E-Class 的多功能方向盤造型,乃是對於自家許多經典車款設計的致意。

最重要的是小改款 E-Class,在新穎設計的兩側盤輻上,換搭了新的多功能按鈕組,全新設計的電容式按鈕,雖然需要一點時間來習慣操作時的觸感及方式,但整體而言卻有著更強大的便利與操作喜悅;台灣賓士此次的媒體試駕活動,安排從高雄左營取車後直接前往墾丁下榻飯店,在高速公路上前進時,自然要啟動 Distronic 智能定速測距輔助。

原本小改款前的多功能方向盤,在兩側盤輻上的按鈕組,僅設計各一顆電容的觸控按鈕,而小改款後則是運用了更多的電容式觸控按鈕設計,使用上需要花點時間習慣操作方式。

相比於許多品牌需要按下 Set 按鍵來啟動系統,從而調整速度設定,Distronic 相當簡便的,只要直接調整速度設定按鍵,就會開啟主動跟車功能,不過這顆控制速度設定、上加下減的按鈕,直接按上下按鍵,速度就是以 10 公里為單位,想要調整個位數的時速設定,似乎很難控制「按鈕的深淺」來進行微調,略為思索一下後,嘗試以滑動的方式上下滑,這時候就可以調整時速的個位數了;如此設計坦白說頗為便捷,但卻也需要花點時間來習慣所有按鈕之功能。

在 Mercedes-AMG 車款上採用的多功能方向盤,則是原廠稱為雙肋式設計、兩層造型的左右盤輻,操作介面與內容配置則與一般版本無異。

如果是包含 E 53 4Matci+與 E 63 4Matic+在內的 Mercedes-AMG 車型,更是採用兩側盤輻雙肋造型、有如雙層式的設計,雖然左右兩處盤輻的旋鈕配置及功能並無二異,但藉由雙層來進行區隔,讓駕駛人能夠更明確的藉由指上觸感,更輕易準確的進行操作。

配備的豐富,讓動力科技運用更方便

多功能方向盤最重要的價值,在於減少駕駛人需要分心去進行其他系統的操作,駕駛人在習慣之後只需要藉由手指頭,就能操作諸多功能以及掌握車輛及行車資訊,盤輻左側按鈕操作儀表板上的系統與資訊,右側盤輻則是與中控螢幕相關聯,例如聲音大小就是透過右側盤輻來操作。而小改款後才導入的 MBUX,同樣也是有助於行車安全的一項系統。

在小改款 E-Class 上導入了 MBUX 車載系統,除了支援觸控的中控螢幕之外,中央鞍座處也改以觸控手寫板,也讓中央鞍座有著較為簡約平整的視覺印象;隨著 MBUX 在人工智慧上的積累,試駕過程中的語音操作有著更為出色之辨識度。

MBUX 已經在 Mercedes-Benz 麾下車款上運用了好段時日,在此就不用特別贅述其功能與服務內容,但此次試駕過程中 MBUX 所帶來的感受,卻值得誇獎一下,興許是因為隨著使用 MBUX 的人日益增加,因此在說出「Hi 賓士」啟動系統之後,MBUX 在辨識語音的效果更加提升,也就是對指令的辨識更加準確,相比於往昔需要重複再三的狀況,可以說是提供更便利友善的使用環境。

除了 MBUX 之外,在 E 300 運動版車型以上 (含 E 300 運動版在內),標配的抬頭顯示器,同樣也提供駕駛人更多行車資訊的辨識,全彩的資訊顯示更具備辨識度,是另外一項重要的產品特點。

在 E 300 以上之車型標配有 HUD 抬頭顯示器,其彩色的介面與豐富資訊,在駕駛過程中提供很高的辨識度與資訊內容。

Mercedes-Benz 自家的 Mild-Hybrid 輕油電混合動力科技:EQ Boost,在小改款 Mercedes-Benz E-Class 家族上首次導入 (E 53 4Matic+隸屬於 Mercedes-AMG),搭載了一顆 0.96 kWh 的鋰電池,並增列了起動馬達發電機,用意就是減少往昔引擎需要擔綱發電機腳色的時機,從而提升油耗表現。

E 300 運動版搭載的是一具 2.0 升排氣量之渦輪增壓引擎,擁有 258 匹最大馬力與 37.8 公斤米最大扭力,與小改款前乃是相同之動力輸出,但 Mercedes-Benz 在小改款後導入了輕油電混合動力科技的 EQ Boost 科技,能額外提供 14 匹的馬力。

但實際上在駕馭過程中,並不容易直觀察覺到 EQ Boost 的優勢,因為 EQ Boost 並不會很直接的反應在動力輸出表現上,反而是在按下引擎啟動按鈕的時候,會感覺到這輛 E 300 運動版幾乎是「一觸即發」,而實際上表現在油耗成績上,小改款前未搭載 EQ Boost 的 E 300,能源局實測之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2.9 公里,而搭載了 EQ Boost 的小改款 E 300,平均油耗則來到每公升 14.7 公里,能源效率等級也從原先的 2 級提升至 1 級。

廣  告

穩重舒適之餘,面對激昂也能有適度從容

雖然在市場上的競逐,往往都會把 Mercedes-Benz 與 BMW 兩大品牌直接拿來對比,但實際上兩個品牌在造車工藝上的訴求,卻是有著極大的差異,Mercedes-Benz 在舒適性上的著墨,正是三芒星廠徽在許多國內消費者心中,深深印下的品牌形象,而 E-Class 更是其中的一大代表,試駕的這輛 E 300 運動版,在高速道路上完整體現此一魅力,底盤表現沉穩,即便冬季南臺灣有著非常強的側風吹拂,但整體的穩定性還是相當紮實。

再加上開啟了智慧駕駛輔助套件的狀態下,畢竟是朝著墾丁的方向前進,心情更是輕鬆愉悅,禁不住自己哼哼唱唱了起來,車室出色的靜肅性突顯而出,因為五音不全的恐怖歌聲相當清楚。

小改款前就已經標配的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對於長里程的駕駛輔助而言,提供了很大程度的舒適性與安全防護。

除了高速路段展現紮實底盤所帶來的舒適與沉穩,E 300 運動版在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幾個蜿蜒路段上,展現出其較為不同的面貌,E 300 所搭載的動力單元,乃是 2.0 升渦輪增壓的 EQ Boost 引擎,動力數據為 258 匹的最大馬力,以及 37.8 公斤米最大扭力,將駕駛模式切換至 Sport、並且藉由換檔撥片來控制檔位,動力的延展還是頗為厚實。

小改款 E-Class 底盤維持了三芒星廠徽應有的舒適特質,但在對應較為激烈的操駕時,也還是擁有頗為沈穩的表現,雖不能用靈巧來形容,但還是能提供一定程度之樂趣。

最值得讚許的,是 E-Class 的底盤設定,除了舒適的主調性之外,對應快速的左右切換,並不會顯得手忙腳亂,而是更為沉著的應對,雖然不像是運動員般有著矯健靈活伸手,但卻有著強健的腿腳,協調地左跨右踏而來;這意味著懸吊系統的設定相當得宜,保留著 Mercedes-Benz 三芒星廠徽應有的舒適調性,同時也提供駕駛人一定程度的熱血空間,畢竟如果是想要更為熱血的消費者,不妨就往上去入主 E 53 4Matic+或者是 E 63 4Matic+。

試駕的這輛 E 300 運動版,配備的乃是失壓續跑胎,降低輪胎失壓帶來意外的風險,但也因為胎壁較厚之故,在路感上的反應就沒有那麼直接。

比較美中不足的,是台灣賓士提供試駕的這輛 E 300 運動版,配備的乃是失壓續跑胎,降低輪胎失壓帶來意外的風險,但也因為胎壁較厚之故,在路感上的反應就沒有那麼直接,途中經過幾個較大路面坑疤時,傳遞上來的反應,就好像懸吊系統上增加了厚厚一層橡膠,需要花點時間來適應一下。

總結來說,此次試駕的 E-Class 雖只是小改款版本,主要變動乃是導入了最新家族設計語彙,以及完整的科技配置,但卻更像是預覽家族轎車旗艦未來趨勢一般,在品牌應有的舒適迷人之餘,也揉入了一定程度的運動基因,而這樣的駕乘感受體驗,也讓人更加期待,即將登場的新世代 S-Class 與 C-Class,會組建出怎樣的豪華轎車戰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