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10 月份,筆者購入 1 輛 Mercedes-Benz B 180,以供家父作為日常使用之座駕 。而整整 3 年的用車期間,將近 32,500 公里的行駛里程,筆者與家人皆對 B180 有相當深入的心得,因此在車輛屆滿使用目標 3 年、出脫之際,在此以 U-CAR「直購直測」單元、加上結案報告的形式,與讀者分享 B 180 的長期使用體驗。

入門車款 B 180,大幅降低入手 M-Benz 門檻

筆者會替家父選擇 Mercedes-Benz B 180 的原因,除因家父想一圓擁有 M-Benz 車款的夢想外,也因家中成員有裝載輪椅等空間方面的需求,再加上第 2 代 B-Class 甫推出時,車價上較第 1 代大幅降低入手門檻,考量到家父平時的用車範圍僅在屏東地區、並無較多動力上的需求,因此,當時空車價為 149 萬元的入門車款 B 180,自然是不二之選。

外觀上,作為入門車款的 B 180,其車身尺碼的長、寬、高,分別為 4,359mm、1,786mm、以及 1,557mm,在高頂化結合低底盤的產品設定,相當符合筆者家父對空間的使用需求。

提升車室質感,加選雙前座電動調整座椅

但若要說在選購上沒有其他插曲,也並不盡然。

原因在於家父先前使用的車款為美規進口 Toyota Camry,雖是 10 多年的老車,但卻配備有前座電動調整座椅。但決定入手 Mercedes-Benz B-Class,當時售價 149 萬元入門版本的 B 180,前座座位的標準配備皆為手動調整,電動需另外加價選配。筆者特別商請經銷商調車,替家父順利找到一輛 2013 年 7 月生產、有搭載雙前座電動座椅調整的 B 180 銀色現車,不過也因此在實際購入車價方面墊高了 6 萬元、來到 155 萬元之譜,在承保乙式車險後於 2013 年 10 月交車。

為何一定要有電動調整座椅?Mercedes-Benz 全車系基礎主被動安全配備齊全,並不必費心思量。但此次入手的 B-Class,屬於 Mercedes-Benz 旗下價格較為親民的入門車系,因此並未期待搭載太多高階豪華配備,內裝用料雖非頂級,但仍有一定水準,唯獨駕駛座電動調整座椅這一項,缺了似乎有些「落漆」,畢竟這仍是一部 Mercedes-Benz。

因此特別花了時間尋找配備駕駛座電動椅的車源,而當時只找到一台有「雙前座」電動座椅調整的車輛,毫不猶豫就下訂了。

入門版本、2013 年售價 149 萬元的 B 180,標準車型並未搭載雙前座電動調整座椅。因此筆者特別商請經銷商調車,替家父順利找到一輛有搭載雙前座電動座椅的 B 180 銀色現車,不過也因此在購入車價方面墊高了 6 萬元、來到 155 萬元之譜。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總代理台灣賓士後續針對新年式、以及小改款 B-Class 規格配備的調整後,目前 B-Class 販售的價格帶為 156 至 186 萬,具備 B 180、B 200 d 以及 B 200 三款車型,而 B 180 已改為標配駕駛座電動調整,至於 B 200 d 與 B 200 則為雙前座電動調整的設定。顯見消費者選購過程中,應該對於電動座椅這一項配備有許多反應,而台灣賓士最終才會加以調整。

廣  告

高頂化、低底盤設計,B-Class 於 NGCC 家族中獨樹一幟

第 2 代 B-Class 除了是 Mercedes-Benz 品牌的入門車系之外,最大的特色乃是在 MFA 前驅底盤架構之上,採取高頂化、低底盤的實用設計,呈現異於同門 A-Class、甚至是乃至於整個 NGCC 新世代小型車家族的產品定位。

在車型定位上,B-Class 高頂化、低底盤的設計,在 M-Benz 新世代 NGCC 小型車家族中獨樹一幟,兼顧短捷車身與優異的頭部空間,比起後來登場的同門師兄弟 A-Class 更為實用。

M-Benz 品牌舒適、沉穩傳統,符合用車目標

家父購入的 B 180,在動力單元上,搭載一具當時全新開發的 1.6 升 BlueEFFICIENCY 汽油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7 速 7G-DCT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擁有最大馬力 122 匹及 20.4 公斤米的扭力峰值輸出表現,而國內販售之 B 180 更標配舒適型懸吊系統、以及速度感應式動力輔助方向盤,在產品設定上朝向的便是舒適、沉穩等訴求,亦符合家父的購車目標與實際需求。

動力單元上,家父購入的 B 180,搭載一具當時 M-Benz 全新開發的 1.6 升 BlueEFFICIENCY 汽油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擁有最大馬力 122 匹及 20.4 公斤米的扭力峰值輸出表現。

行車品質優異,傳承品牌「不疲勞」之駕乘感受

而入手 B 180 後,除了是圓家父的夢想,亦是筆者購入的首款 Mercedes-Benz 產品,在整體的行車品質上,不同於其他品牌車款,處處流露出 Mercedes-Benz 一貫的品牌平穩特色。尤其是目前家父已換購相同級距的 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 後,兩者間最大的差便在於舒適度與穩定性,相比之下 BMW 的車款雖在過彎的指向性更為犀利,但若於高速或直線長時間行駛,B 180 整體更能讓駕駛者放鬆、享受更為舒適不疲勞的行車質感。

目前家父換購相同級距的 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 後,最懷念的便是 M-Benz 車款優異的行路舒適性,尤其是高速或直線長時間行駛後,駕駛 B 180 有著較不疲勞的感受。圖為 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

車室質感良好,空間表現為一大亮點

至於當初購首要考量的車室空間方面,B 180 不僅車室以大量的皮質、部分軟塑料包覆外,更藉由前述高頂化的產品設定,在車室縱向的高度具備一定的優勢,MFA 前驅底盤、多達 2,699mm 的軸距亦提升後座的膝部空間表現,讓後座中央位置、不似傳統 M-Benz 後驅車型有較高的隆起;寬大的車門開啟角度、以及 486 至 1,547 公升的行李廂容積表現,亦是讓家中成員能輕鬆裝載輪椅的一大利多。

B 180 車室以大量的皮質、部分軟塑料包覆外,更藉由 MFA 前驅底盤、多達 2,699mm 的軸距亦提升後座的膝部空間表現,讓後座中央位置、不似 M-Benz 傳統後驅車型有較高的隆起,加上高頂化設定,進出車室皆相當方便。

多為市區行駛,平均油耗 11.49 公里實屬亮眼

在油耗方面,由於家父多是在高屏地區短程用車,或偶有高速公路行車參雜。因此 3 年後累積的里程數不高,近三年的時間總計約為 32,500 公里左右。不過期間於 5,000 公里後曾有歸零,所以目前可以供讀者參考的行車電腦油耗計算總里程為 27,837 公里、平均車速 25 公里,油耗為 8.7 L/100 km,換算後約為每公升汽油可行駛 11.49 公里,以多為市區行車的狀態而言,實屬亮眼。

油耗方面,由於家父多是在屏東地區短程用車,因此 3 年後累積的里程數不高,總計約為 32,500 公里(上);但期間於 5,000 公里後曾有歸零,所以目前可以供讀者參考的里程電腦油耗計算里程為 27,837 公里、平均車速 25 公里(下),里程電腦油耗換算後約為每公升汽油可行駛 11.49 公里。

品牌、空間、車室進出三大優點,「孝親車款」優質選項

綜觀來說,家父在使用 B 180 的 3 年間仍算相當滿意,包括品牌、空間、車室進出等部分皆不失所望,操控性亦具備 Mercedes-Benz 一定的水準,唯後座行駛時的舒適性方面,由於後方獨立 4 連桿附防傾桿的底盤結構、反應較為直接,導至些許碎震路段的路況回饋,不若傳統 Mercedes-Benz 中大型轎車細膩,但基本上這也算產品、價位設定上使然,其他方面家父與筆者皆相當滿意 B 180 的表現,實為「孝親車款」的一大優選。

綜觀來說,家父在使用 B 180 的 3 年間仍算相當滿意,包括品牌、空間、車室進出等部分皆不失所望,惟後座懸吊反應可再精進。其他方面家父與筆者皆相當滿意 B 180 的表現,實為「孝親車款」的一大優選。

而目前這輛 Mercedes-Benz B 180,因家父使用目標期滿,已在日前換購了另一台 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補上了「入主雙 B」人生目標中的另一塊拼圖。

汽車與人生

從小,我生長於擁有汽車的家庭,或許這是我個人喜愛汽車,甚至後來創辦 U-CAR 的遠因。我始終認為,汽車對於家庭生活可以帶來許多美好的可能。雖然從高中後便因求學而離家,但我與家人的關係始終親近。

40 多年前,家父的第一部車是 360 c.c.的 Subaru 廂型小貨車,這台車在我腦海中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印象,只能從老照片中緬懷一二。倒是第二部車的日本原裝進口的 Mazda 818 旅行車,在我童年成長的時光裡,帶給我許多美好回憶。

逐漸年邁的父親,70 多歲的他雖然身體依然硬朗,興之所至,他便開著車出門悠遊。但我不免擔心老化帶來的認知退化。近來政府開始推動高齡回收駕照制度,去年試辦推廣時,家父便主動前往進行認知及記憶測驗,並順利通過,也讓我稍微寬心。

我人生的第一部車是 Renault Twingo,是父母親幫我出了頭期款才得以入手。而這部 Mercedes-Benz B-Class,是我買給父母親的第一部車。這部 B 180,就如同家中的每一部車,在車子的空間裡,是家人親情相聚的另一個場域,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