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 Flying Spur 車系在 Bentley 臺灣總代理永三汽車的導入下,已在 2013 年 8 月 30 日正式在臺上市,但可惜國內並沒有安排該車型的試駕,U-CAR 遂特請位於北京的 U-CAR 中國站試車組,試駕在中國稱之為「新飛馳」的新一代 Flying Spur,並首先帶來設計乘用篇,讓臺灣的車迷也能一睹這輛豪華房車的魅力所在。
改朝換代的 Flying Spur,外觀、內在皆向旗艦 Mulsanne 看齊
1998 年,當 Bentley 與 Rolls-Royce 劃清界線,並被 Volkswagen 集團收購之後,得到了更大發展空間的 Bentley,漸漸拾回屬於自己的風格,並撐起 Volkswagen 品牌中的奢華表徵,但這個擁有純正賽車血統的品牌,除了 Continental GT 這款雙門跑車,Bentley 激情的那一面似乎刻意被隱瞞,直至第二代 Flying Spur 的現身,該車不僅脫離 Continental 車系自立一派,我們在它身上也看到了 Bentley 過往 Le Mans 血統的那種剛毅形象,不時隱隱乍現。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33.jpg)
新一代 Flying Spur 的造型顯然更符合消費者喜好,當然 V8 車型的加入也功不可沒,大幅降低購買門檻,這讓 Bentley 在中國的表現逐年成長,不僅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2014 年第一季度的中國銷售,564 台的表現更較去年有了 19%的成長,以 Bentley 現有產品陣容再加上 2016 年即將到來的 SUV 車型,只怕未來在中國的路上將可看到更多 Bentley 車款馳騁。
但在臺灣市場部分,Bentley 總代理永三集團雖未提供 2014 年的實際銷售數字,僅表示其 2014 年的銷售目標定為 100 輛,然而若從監理所實際掛牌數據來看,永三汽車今年還得再加把勁才能達成目標。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34.jpg)
在經典中尋找創新
上一代不少經典的元素,在新一代 Flying Spur 的前臉設計上可以看到,設計師保留了經典的四圓頭燈,並賦予日間型車燈功能,但將原本的外小、內大改為內小、外大比例,壯大了正面的視覺張力,搭配更為聳直的車頭線條,同時加大由不銹鋼材質所交織的方型水箱護罩面積,Flying Spru 的正面容顏,可流露出不遜於 Mulsanne 的霸氣。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35.jpg)
新一代 Flying Spur 最明顯的變化則為寬度和高度的差異,車寬從原本的 1,916mm 增加了 50mm 來到 1,976mm,車高則從原本的 1,475mm 增加 13mm,來到 1,488mm;至於車長則微幅增加了 5mm 來到 5,295mm,軸距則維持了與前代相同的 3,065mm。縱然變寬、變高了,但是其風阻係數仍擁有了 0.29Cd 的高水準表現,同時在車身採用更多成份複合材料的設計之下,車體的鋼性強度較前代提升了 4%;在增加了更多的科技配備後,Flying Spur 車重卻能夠較前代車款減少 50 公斤,來到 2,972 公斤,實屬難能可貴。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36.jpg)
而當你靠近實車,更可以發現新一代 Flying Spur 身上的鈑件折線較舊款更俱生命力,水箱護罩兩側的線條與下方的車牌座融合,形成完整的輪廓,讓其與引擎蓋折線形成了一氣呵成的流暢線條,還沒結束,這條曲線來勾勒出車身側面的高腰線線條,並在尾門後半部急起上揚,並至車尾完美收合,這道線條讓 Flying Spur 的側面更具精神,免去前代車款略顯老氣的姿態,是我個人最為讚賞的地方。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38.jpg)
加大的車身尺碼以及更具肌肉感線條,新一代 Flying Spur 帶來更為動感的車體造型,而為了增加 Bentley 的品牌辨識度,前葉子鈑增添全新「B」字形進氣口,並維持車高與車輪高度的 2:1 完美比例。在車尾部分,尾燈組也從原本的雙橢圓內燈之設計,改為較為俐落的單橢圓,因此 Bentley 品牌中的現有車款,LED 橢圓燈數量成為識別的快捷鍵,當中 Continental 設有 2 個 LED 橢圓燈,而 Mulsanne 則為 3 個。至於 Flying Spur 排氣尾管則維持了招牌的左右單一橢圓設計,並增加了下擾流板的設計。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39.jpg)
每一台 Bentley,都藏有驚人數據
Bentley 自 1919 年創廠以來,所生產的每一部汽車,都藏有著傲人的數據,這當然不僅僅包含著動力性能的表現,當你打開車門坐進這輛全新的 Flying Spur 內,你還可以深深的感受到由老師傅所運用的無數材料,以及多年累積的工藝。因此,到了這個環節,沒有人會在意它擁有多少配備,雖然 Bentley 替它也加諸了齊全的配備,但更需要我們去品鑑的,則是有如名牌精品般的每一個物件。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40.jpg)
新一代 Flying spur 同樣沿用「Flying Wing」造型中控台,這樣的設計取自靈感來自於 Bentley 的雙翼廠徽,然而全手工、全真皮包覆的座艙,放眼所及無論是座椅、門板、中控台及延伸至後座的排檔座及中央扶手,甚至是車頂篷,皆提供了上乘的真皮觸摸質感表現,這是因為 Bentley 統一採用源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小牛皮材質,並在經過傳統鞣製工藝加工處理後,在義大利米蘭塗染上多種顏色,同時工匠們融入滾邊與裝飾性雙針縫紉風格,讓所有的縫線都保持完美的對稱狀態。此外,車輛的一些特殊部位,諸如安全氣囊縫合處,所進行縫紉的針腳數、縫線張力、縫線類型、日期以及縫紉工匠的姓名都會被專用數據庫保存 15 年以上,以此做到對於品質的堅實保證。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45.jpg)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46.jpg)
車室內的另一個重要材質,在於與皮革搭配的木紋飾板,Bentley 採用的木紋取自於樹的球根,而紋路本身則是黴菌感染所造成,儼然就是大自然的傑作,但為了讓左右兩側的木紋圖樣都能維持對稱,木工部門會先至葡萄牙的木材拍賣會上以高價買下刨成 0.6mm 厚、類似紙張的木紙,經過加工後再以「貼皮」方式貼在實木上,這方面與 Continental 車系不同,Bentley 則因要降低車重,在鋁合金材質上貼上多層薄木,最後再將木紋貼上,達到與實木相同的觸感。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47.jpg)
科技性配備方面,中控台上的 8 吋液晶顯示螢幕,提供觸控、語音操控兩種選擇,標配的八聲道音響系統,雖足以呈現清澈純淨的高質音效,但原廠仍提供功率高達 1100 Watt 的 Naim® for Bentley 高級音響系統選配。後座中,兩塊 10 吋大小的液晶顯示螢幕裝配於前排座椅背面,搭配觸控遙控器 (TSR) 可實現對於車艙環境的任意調節,可對後排座椅遮光簾、空調系統、娛樂系統進行操控,同時也提供相同功能的 APP 軟體供手機下載。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48.jpg)
新一代 Flying Spur 的前、後座椅維持過往的高水準乘坐體驗,由於椅面同樣用上媲美名牌包等級的皮革,因此當天穿著牛仔褲的我心中有些罪惡感,就跟把 Hermès 名牌包坐在屁股下一樣,而座椅皆具備了記憶及 14 向電動調節、按摩及冷熱通風功能,乘坐再久也不會感到疲累。來到後座,腳踩著羊毛絨腳踏墊,3,065mm 的軸距更提供寬敞乘座空間,足可滿足每位成功人士那挑剔的心。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51.jpg)
跟都市 Say Goodbye!山野之旅即將展開
從北京到西雙版納,從城市來到世外桃源,我們兩天內所要試駕的路段並非寬敞的城市道路,而皆是一旁伴隨著山景的蜿蜒山路。Bentley 中國的公關告訴我,他們不希望人們認為 Flying Spur 僅是一台城市間的通勤工具,它其實也可以是一部可以用來長途旅遊的車款,我們心中對此雖然有些存疑,但也希望在這些路程中找出答案。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82552.jpg)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