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於路上見到 Audi 車款時,那透過簡約線條和燈組運用,總是可以讓人感受到一股科技、而且優雅的氣息,儘管是如今眼前的 RS 4 Avant,全身已套上搶眼的性能外觀,但終究還是藏不住旅行車那股優雅本質。但哪天你在路上錯認他只是一輛擁有亮眼外型的高級旅行車,如果你不是開著試駕當天碰上的幾輛超跑、而卻想要挑釁它時,那麼 V8 引擎爆發出的 450 匹最大馬力和高轉速聲浪,將會讓你後悔當時有這樣的念頭或舉動。它是 RS 4 Avant,重武裝準備迎戰的性能旅行車。

1994 年時 Audi 以 Audi 80 Avant 為基礎,植入 2.2 升直列 5 缸渦輪增壓引擎的 RS2 Avant,315 匹最大馬力、靜止加速至 100 公里 4.8 秒,為旗下第一款冠名 RS (RennSport / racing sport) 的車款,同時也位車壇豎立性能旅行車的典範。如今這輛性能旅行家族一路開拓新里程,歷經 2000 年第 1 代車型、2006 年第 2 代車型到今日,終於將性能棒子交給 2012 年發表、以 B8 世代為基礎開發的第 3 代 RS 4 Avant 之上。它的魅力何在,按下中控台上閃著鮮紅色的引擎啟動鈕,前方 4.2 升 V8 FSI 引擎發出的怒吼,就是答案。

能量強灌 4 輪,沉浸 V8 高轉聲浪
試駕當日掀開引擎蓋一探性能源頭時,印入眼中的是鮮明的 RS 字樣,引擎上蓋底下還刻著 V8 FSI 字眼,加上填滿引擎室的體積等「外在」顯徵,光是用看的,就可以感受到其無法小覷的實力,而其實這具實際排氣量 4,163 c.c 的 V8 自然進氣缸內直噴引擎,本體與 R8 4.2 FSI quattro 上所搭載的相同,只不過進排氣系統已重新調整,搭配汽門正時可變科技,讓這具強悍心臟能在 8,250 轉時提供達 450 匹的最大馬力,43.8 公斤米最大扭力則是在 4,000 轉至 6,000 轉域間形成,搭配著反應快速的 7 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如此組合已讓人巴不得跳進駕駛艙內一嚐魅力。

雖然發動引擎那刻傳來的雄厚聲浪,勾引著我去揭開它的真性情,但在還未熟悉這輛披著優雅外衣的猛獸以前,試車組一開始並沒有隨便地胡亂觸動它的敏感地帶,一點點探觸、品嚐 RS 4 Avant 的真性情,反而更有樂趣。於是,趁著交通繁忙的市區環境中,將 Audi drive Select 切到 Comfort 的模式底下輕鬆邁開腳步,其實這具引擎在 2,000 轉以前的表現,安分守己,沒有輕易展露它的真正實力,這點倒是令人意外,但如果對它保持信心、持續對油門施壓,當鮮紅的指針越過 2,000 轉、逼近 3,000 轉時,無比熱情自此毫無保留的宣洩出來,V8 自然進氣引擎高轉聲浪,在雙層高架道路與隧道中迴盪著,但現在談的,只是 RS 4 Avant 切換到 Dynamic 狀態前的牛刀小試。

不再含蓄,dynamic 催升性能慾望
V8 高轉聲浪實在令人盛情難卻,於是在脫離市區之後,立刻按下按鈕、讓 RS 4 Avant 可以在 dynamic 模式下,盡情展露真性情。而讓你性能慾望高漲的誘惑,不光光是引擎、變速箱或是轉向系統的反應調整,遠在德國的 Audi 工程師看來十分了解如何取悅的全球性能車迷。
![]() |
在 RS 4 Avant 後保桿兩側的雙出排氣尾管當中,各有一道旁通閥,當引擎負荷較高、或是切換到 dynamic 模式時,這道閥門便會自動開啟,得以降低排氣回壓、讓引擎於高轉時的輸出表現更為順暢,同時排氣聲浪也更加渾厚。
彷彿是被困住的饑渴猛獸、恨不得用盡全力逃出籠外,展開獵食,當然也會一再再勾起駕駛對性能的渴望。不過坦白說,當處在 dynamic 模式怠速太久時,排氣聲浪在車艙中造成的共鳴,聽久了難免會讓精神感到疲勞。
除了排氣系統的調整,Dynamic 模式下引擎待命轉速微微拉高、油門反應也跟著改變,當一切準備就緒、瞄準航道之後,當然就毫不客氣的重踩油門,強勁的加速力道立刻襲來,那股灌注 4 輪能量的強力加速令人雀躍之外,使用手動模式讓變速箱掛在 2 檔展開衝刺時,情緒亢奮的 RS 4 Avant 硬是讓轉速越過 8,000 轉、稍微壓到紅線區的 9,000 轉時,系統才會自動跳入下一檔位以保護變速箱,自然進氣引擎 8,500 轉時襲來的高亢聲浪,比起機械或是渦輪增壓更有感情,相信已經可為一般消費者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帶來充滿希望的激情。

於此同時,S tronic 雙離合器變速箱的作動,在自排模式下的敏捷順暢自然不在話下,透過換檔撥片升降檔時,反應也十分良好,不過以一般習慣而言,在手動升降檔時,為了讓過程更為流暢,總是會習慣性的微微鬆一下油門、再行換檔,不過此做法於 RS 4 Avant 似乎卻行不通,因為如果你不是訓練有素的專業車手,那麼在還沒來得及鬆開油門前、雙離合器變速箱早已完成換檔動作,若是鬆開油門,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頓挫,可見其換檔時間的快速,另外,此具變速箱在 dynamic 模式下,退檔時帶來更大的檔煞,那份直接的力道,伴隨退檔補油時轉速攀高的聲浪,帶來更多的駕馭樂趣。

強健四肢,盡展硬漢氣魄
Audi 開發出的強勁心臟,配上有 quattro 四輪傳動科技的穩健底盤,是這四環品牌對旗下性能車款的普遍搭配,而性能車款先天優異的配置,更讓整體的動態表現更為順暢與協調,就拿今日的 RS 4 Avant 來說,雖然本質是輛旅行車,不過所擁有的運動化懸吊系統,更短的行程和較硬朗的阻尼特性,調效拿捏在激烈操控中恰到好處,強度足以在彎道中支撐逼近 1.8 噸的車重,當重心瞬間轉移時,對外側施加的壓力,除非是在極端情況,否則顯少會出現明顯側傾,步伐穩健搭配旅行車的悠長體態,RS 4 Avant 於彎中更為迷人。

然而,RS 4 Avant 跑車化懸吊雖然可隨著 Audi drive select 略為改變阻尼特性,但是一般情況下,comfort 與 dynamic 間的差異其實沒有想像中來的大,就本質設定來看,還是以運動特性為主,如此特性自然是激烈操駕中的首選,不過如果你只是想輕鬆的遨遊巡航,那這樣的表現長久下來,乘車者的感受,可能不如駕駛獲得的駕馭樂趣般美好,如果可以擁有如個性更為鮮明的氣壓式懸吊,相信會更加週全。

至於最新一代採冠狀齒輪結構設計的 quattro 四輪傳動系統,與跑車式限滑差速器之搭配,則是相輔相成。一般駕駛情況下,其實會讓人感受到偏後驅車款的設定,因為其前後扭力分配設定值為 40 : 60,不過極端情況下,前輪最多可分配到 75%、後輪軸最多可分配到 85%的扭力。而當你劃過高速弧形彎道時,4 輪貼地譜出線條的韻律,並非那種硬把你死釘在地面上的感覺,而是和物理慣性揉和的更加自然諧調,即便它是擁有悠長體態的旅行車,駕駛仍時時刻刻可以清楚掌握車尾的動向,而在眾多操控科技以及可主動調左右後輪輸出扭力跑車式限滑差速器的把關下,車尾當然也不太會有極端的反應出現,除非你硬是想讓它在你的操控之下出糗。

![]() |
轉向系統其實也是另一處美中不足的部份,拜電子機械轉向系統之賜,comfort 模式可以讓駕駛更加從容地輕鬆操控是好,而速度感應與可變齒比設計,又可以在 dynamic 模式的激烈操控中獲得更多回饋,讓轉向準確性和反應速度提升,不過這中間似乎卻少了一點熱血駕駛盼望接受到的路感傳遞。
就舒適乘座的角度切入並無不妥,不過要是能在 dynamic 模式下讓更多資訊傳遞出來會更加美好。另外,comfort 輕盈和 dynamic 模式下,輔助力道輕重之間的落差也較大,感覺向是逼著駕駛瞬間去習慣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不過筆者認為,若是利用 Audi drive Select 中的 individaul 個人化設定,將轉向系統調整為 auto,方向盤便會隨著速度逐漸調整輔助力道,可讓整個轉向過程更加線性自然。
整體來看,論加速性能、過彎時重心轉移的平衡性、轉向反應、懸吊、阻尼系統等,RS 4 Avant 在處理一連串激烈操駕時的反應,當然無法與先天擁有優良體質的性能跑車相提並論,它還是帶有旅行車的味道,不過在云云眾生中,身為旅行車的 RS 4 Avant,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了。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