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202584
先上個警語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這邊不該討論感情糾紛,這是家務事,也是社會新聞,照理說跟u-car無關。但我看到其中一句話,還是忍不住了:特地花近200萬元買二手賓士C200代步
大哥,二手C200花了200萬...其實差不多可以買新的了,母湯啊
明年就要迎接家裡的第一個小寶寶~最近開始蒐集各種恩典牌😂,也在開採購清單了,其中最大一筆的,就是要買車...😖
我們目前還沒有自己的車,平常我是都騎摩托車,老婆則是搭捷運,產檢的話醫院也可以搭捷運
但懷孕後期勢必會很不方便,搭捷運不但辛苦,也會讓人擔心,所以打算今年要買車。
考量車子裡面要放安全座椅,還有推車...等等,還可能偶爾會需要載我爸媽一起出門,所以考慮7人座的車子,Sienta還是小了點,而且大家對Sienta的安全性好像都不太肯定....
於是我就把目標定在Kia Carens,只是Carens的存在感跟討論度都有夠低的...我個人是沒什麼品牌國籍的情結,也不排斥韓國車。從配備還有價格來看,Carens還蠻符合我們家的需求,價格也能夠接受
Kia維修跟保養品質怎麼樣呢?還有Carens的妥善率好嗎?先謝謝看完的大大了~~~😊
u-car都報導了,還有照片,應該是沒錯了
不是都還沒上市,就已經開始交車
路上很快就可以看到新車😂
缺現金嗎
原來台灣現在賣的得利卡還是第三代,日本第六代都要出了。中華跟裕隆玩老車的功力真不是一般,總是能把落後幾個世代的車做到在台灣市場繼續發光發熱。
話又說回來,對商用車的買家來說,世代新舊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車價便宜、養護成本低,這才是要不要買的關鍵。就算導入第六代,車價肯定會變高,搞不好銷售量會大跌勒
花大錢蓋好的路,本來就應該要給大客車走,不過摩托車還是只能走危險的蘇花公路。有時候真的很不明白台灣交通規劃到底怎麼做的,怎麼看都覺得沒有深思熟慮
機車什麼時候才能走?誰曉得...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413649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有暴力犯罪前科的朱姓男子去年向進口名車保時捷台中店預定市價746萬元、有4D底盤配備的 Panamera Sport Turismo(豪華獵旅車),不料,他預交200多萬元定金,汽車抵台後,卻沒有4D底盤,更讓朱男氣憤的是台中店竟寄存證信函,要求他履行購車契約,否則200多萬元定金全部沒收,朱男一氣之下,今天(2日)傍晚5時許,駕駛新車市價近400萬元的保時捷凱燕(Cayenne)撞入營業廳,威脅員工「不讓你們在這裡上班」,車商堅持提告,警方依恐嚇與毀損罪法辦。
台中市警局四分局大墩派出所調查,32歲的朱男,有恐嚇等暴力犯罪前科,他自稱從事土地開發買賣業,他在2016年間,先購入一輛市價將近400萬元的保時捷的凱燕,去年1月又向保時捷台中店預購號稱是豪華獵旅車的Panamera Sport Turismo,市價高達598萬元,他還特別向業務交代,他要加裝要價148萬元的最新科技4D底盤,整輛車要價746萬元,他並預先交出200多萬元的定金。
不料,新車交車速度很慢,約10個月之後,車子遲至去年11月才抵達台灣,更讓朱男氣憤的是竟然沒有加裝4D底盤,他遂與車商起糾紛,朱男堅稱他向業務交代,要加裝4D底盤,保時捷台中旗艦店卻宣稱,合約上沒有註明,朱男懷疑是業務忘記此事,要求取消訂單,雙方各說各話,也遲遲難以交車。
朱男約6天前,突然接到保時捷台中店的存證信函,要求朱男交付尾款完成交車手續,否則200多萬元的定金要全數沒收,朱男認為欺人太甚,昨天下午買了酒精、十字鎬、油漆,駕駛凱燕撞入保時捷台中店的展示營業廳內,隨即下車持十字鎬敲擊辦公桌,威脅員工「不讓你們在這裡上班」,隨後被馳抵員警逮捕,還來不及潑灑油漆與酒精。
保時捷台中店堅持要提出毀損與恐嚇罪告訴,警方於深夜移送法辦,記者詢問保時捷員工,他們皆拒絕受訪。
不過,網友卻對朱男的行為讚揚為「霸氣」、「社會上要有正義的人」,還質疑車商「白目」,車子賣太好而態度欠佳。
===
這位老兄太猛了...在台中果然不要隨便得罪人。從新聞的敘述來看,中間一定有什麼細節沒有被提到,經銷商才敢沒給原本要的東西還發存證信函
一名網友在臉書不公開社團「爆料公社」分享一段影片,記錄了讓原PO一家人傻眼的經過。原PO一家昨日(28日)前往新北市中和一家體育用品店,離開前已用自動繳費機付費,一家人驅車來到出口時,出口前的柵欄也隨即升起。沒想到柵欄才剛升起,一輛白色小客車疑似「埋伏多時」,竟以極快的車速從原PO右方竄出插隊,強行通過出口(約於影片01:07處),讓原PO嚇到大罵一聲「Oh!Shit!」並按了一聲喇叭,但對方早已揚長而去,柵欄也馬上放下。讓原PO一家人怒批「世界上怎麼有這種人」、「我繳錢你出場的概念」,連年幼的孩子都說「還有這樣的?」「那人很賊耶!」。
這段令人傻眼的影片,引來網友痛批「沒錢還能開車出門,笑死人了」、「該加倍罰他」、「這應該可以提告,絕不能姑息這種行為」、「連停車費都繳不起,買什麼車」。(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429/1343692
雖然超沒道德的,但我還是不爭氣地笑了
這樣也行????😆😆😆
2018.04.26 翻譯文件完整版來了
雖然這些文件有不少人阻止我拿出來曬太陽
不過呢
看到這兩天各種對車友的抹黑,以及不明究理的隨風起舞
我就背骨一次半夜偷偷「加碼放送」好了
在一開始集團老大裕隆找XPro2試圖想要解決問題時,XPro2用手邊的工程案例資料製作了以下的分析報告文件,並在【2017.11.17】將其提供給裕隆,隨後即徵召當時首輛(也是唯一一輛)S3,也就是版主麥克哥的車,至三義廠測試抖動情況和排汙檢驗,車一留就是留三天【2017.11.20~22】,出來的檢驗結果跌破一卡車人眼鏡...而因為眼鏡破了,卻開始不願承認這外廠所設立的工程標準水平比自己的製造標準水平還要來的高(可能是自尊心作祟愛面子吧),然後就開始了一連串的ECM、TCM軟體瘋狂更新換新版事件
一直到了【2017.12.12】,XPro2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寫給負責銷售的納智捷蔡文榮總經理一封提醒信函,告知這事情再不妥善處理可能要出大事了...而處理的方式,其實也已經向裕隆告知過了...真的別把一手好牌給打入死胡同...
接下來的...再回去看看這一篇【2018.01.07】麥克哥發的文吧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LS3Club/permalink/1748353532138165/
溝通了...告知問題點和提供方法做法了...然後呢?!
希望從車出廠之前就把這問題根治解決,讓事態不要再繼續惡化擴大,不斷喊話卻仍被無視,造就了今日的事情大條...
從默默的爭取,轉向從臉書公開社團爭取,還會有下一步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受任何人控制~~~今天發這篇如果最後也被XPro2封殺我也認了,我只做我認為不會違背良心的事情!!
納智捷不但沒有聽xpro的建議,還把人家一腳踢開。如果問題真的在區軸公差,那麼召回改善程度就很有限了。不過不管哪一邊,都沒有提到機油號數的問題。如果換機油就可以解決,納智捷的工程師一定會感動到哭出來
我記得當初有說過ETC不會用來開罰單,雖然說這個我個人是不反對,也不會特別贊成。反正就是乖乖開車,想罰也罰不到你。只是這樣或許開罰效率更好了,但不會有其他問題嗎?比如說證據力,ETC的紀錄能不能當作準確的超速證據之類的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103015
國道警方執勤歷年屢屢發生重大傷亡因公殉職事故,各界因此很關心國道警方執法危險性,好奇是否可用科技設備取代員警執勤,國道公路警察局指出,科技執法逐年增加項目,未來希望爭取利用電子收費ETC門架所取得車輛通行資訊,換算區間平均速率,取締惡性嚴重超速違規。
警方指出,高速公路目前運用科技執法概況,包括:
(一) 以雷達及雷射測速設備取締超速及慢速車,另搭配攝錄設備取締未保持安全距離的車輛。
(二) 以攝錄設備採證行駛路肩、未繫安全帶、未依規定變換車道及未依規定車道行駛。
(三) 協請高速公路局於交流道建置高解析度攝影機取締插隊、跨越槽化線及雙白線行駛。
(四) 雪山隧道科技執法系統,取締超速、慢速,跨越雙白線行駛及惡意逼車。
未來則將繼續增加包括:
(一) 重量管理: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已規劃在國道1號岡山地磅站,試辦動態地磅檢測,預計今年12月初完工。未來可先篩檢不須靜態過磅車輛,免進入地磅站,即可減少大貨車排隊等候過磅,導致主線車流受阻及引發事故的情形。
(二) 速度管理:區間平均速率執法技術(ASE, Average Speed Enforcement)已被許多國家採用,包括澳洲、奧地利、荷蘭等,均獲得良好評價與效果。台灣未來亦可研議利用現有電子收費ETC門架所取得車輛通行資訊,換算區間平均速率,取締惡性嚴重超速違規。
(三) 現行法規針對逕行舉發的要件,必須符合不能或不宜現場攔檢開單,未來則將建議國道違規攔查,可在蒐證完成後,只要研判現場攔停稽查有安全顧慮,便可事後寄發罰單逕行舉發。
http://gotv.ctitv.com.tw/2018/04/879603.htm
日產「招降」裕日車,凸顯台灣國產車生存困境,車輛公會理事長蔡文榮認為,不只短期的汰舊換新,政府還得拿出長期的產業對策,否則台灣將步入紐西蘭、澳洲的後塵,失去汽車工業,危急30萬從業人員生計。
根據車輛公會統計,台灣汽車年產量和產值在2005年達到最高峰,其中產值達2,309億元,不過隨近年進口車大量增加,國產車面臨30萬台保衛戰,近10年來減幅高達3成,年產量已提前失守2,000億元大關。
蔡文榮表示,國產車面臨進口車進逼,業界喊了好幾年,這對身為工業火車頭的汽車業自是危機,但「土洋市占率都翻轉了,好像沒看到對應的產業政策」,台灣從人才培養、稅制調整、法令規範,都有改善空間。
蔡文榮表示,像「汰舊換新」就一定要政府出手,車廠則投入資源,讓政策達到最大化效果,但除了固樁的短期政策,針對產業的長期政策還是得端出來,否則「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很難做長久規劃。
福特六和汽車總裁朱忠園認為,政府想要扶植台灣的汽車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稅下手,讓台灣沒生產的,包括引擎等關鍵零件免稅,增加國產車競爭力,就像泰國一樣,讓汽車關鍵零件零關稅進口,扶植當地整車廠,成為輸美汽車的重要基地。
朱忠園說,不要忽略國產車廠在台灣汽車工業的「關鍵地位」,即便像和大等廠商,能夠獲得特斯拉等國際大廠的電動車訂單,都是有國產車廠協助練兵,如果國產車廠沒了,等於整條汽車供應鏈被連根拔起。
朱忠園說,福特去年在台投資40億元改善生產線,就是怕再不投資,與進口車競爭力愈差愈遠,勢必形成差距拉大的惡性循環,未來想怎樣力挽狂瀾都很難,企業都有此認知,政府單位真的不能等閒置之。
----
政府還得拿出長期的產業對策
到底在說什麼???政府之前的產業對策哪裡出了問題??要不要講一下,接受關稅幫助,還有政府補助40年之後,這些車廠仍然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所以之前國產車賣爽爽的時候,產業對策難道就沒問題?還是說,應該要回到鎖國時代,把關稅提高到50%,這樣國產車就可以安全存活下去了...
比起來和泰出來靠妖的次數至少少了很多....人家還是龍頭哩
http://auto.ltn.com.tw/news/9823/43http://auto.ltn.com.tw/news/9823/43
先說結論,就是生銹對車體安全影響很大,不過不是表面的那種鏽斑而已,而是鏽到金屬內部,甚至出現鏽孔。如果只是表現的鏽斑,對結構強度的影響應該不大。重點是二手車隨著時間變長,可能會變得比當時新車還不安全,這是買二手車的時候要思考的地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411000570-260110
2018年04月11日 04:11 中國時報
黃琮淵/台北報導
大陸規畫降低進口汽車關稅,牽動全球汽車版圖,不過台灣因太陽花學運導致服貿破局,連帶使貨貿談判無限期延宕,拿不到整車輸出的入場券,更遑論想分食大陸市場,資深車廠主管大嘆:「在最接近大陸的位置,卻完全沒有接近的優勢!」
「其實應該要去想,為什麼習近平敢做這樣的宣示」,這名資深車廠主管感嘆,大陸從合資車廠政策下手,一步步累積技術能量,還培養出自主品牌,如今腳步站穩,即便關降稅都無損自身汽車產業,這是大國自信。
國內兩大汽車集團,裕隆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最多,主要是裕隆與東風汽車合資的東風裕隆,生產納智捷汽車,中華車有東南汽車和福建奔馳,裕日車則有東風日產;和泰車則以銷售Lexus為主,在許多城市都有據點。
業界人士表示,台灣要想吃到大陸汽車降稅大餅,前提是要有貨貿,因為我們的自主品牌雖不夠強,但MIT的代工水準仍凌駕對岸,如果有整車輸出的政策優勢,國際車廠就有可能把對岸沒有生產且更高階的車型在台組裝,不過這在服貿破局後,已經無望。
業界人士表示,即便大陸降進口車關稅,會影響的也就是最頂端的消費者,會買高價進口車的,但在整體車市占比中微乎其微,至於中階級入門則是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這些都是大陸當地生產,沒關稅問題。
反觀台灣,近年一直有「進口車降至零關稅」的傳言,在進口車市占來到4成新高,更引發國產車廠恐慌,認為若拿掉關稅防線,等於台灣放棄汽車產業,不但國產車受重傷,就連汽車供應鏈都會被連根拔起。
福特六和汽車總裁朱忠園說,降到零關稅,會讓進口車更好賣,對消費者或許是好事,但國產車將無法存活,包括福特等車廠都把當地生產線全都關閉。
車廠主管感嘆,汽車業在台灣雖然是傳統產業,但複雜又有技術,不該被邊緣化,但「進口車都賣翻了、大陸都降關稅了」,政府還是沒政策。
---
好啦,看標題也知道會是哪一家寫出來的
老實說跟太陽花有沒有關係我不評論,但是就算這些條件都給了台灣車廠
有哪幾家有能力去中國吃下市場的??看看那個MIT品牌的下場😭
金管會嚴控車體損失險殺價競爭,意外管出銷售量最大的乙式,出現史上最大降價潮。保發中心統計顯示,金管會出手前後,乙式年繳保費平均下跌16~20%,且由國泰、南山擠下新安東京海上,成為市場新低。
以國產COROLLA New Altis 1.8為例,14家產險公司的乙式車體損失險(簡稱車體險),年繳保費全面跌破3萬元,市場最低價由國泰產險、南山產險寫下,均為2萬4,445元;與最高價,華南產險的2萬6,261元,高低差距也縮小至1,816元。
車體損失險高居產險業務占比第一大,車體險去年簽單保費約342億元、占整體產險簽單保費22%,為兵家必爭之地。產險公司主管表示,部分產險公司以往會用指定車廠、約定駕駛等附加條款,大幅折減保費。
例如,報給保發中心的保費是3萬5,406元,透過附加條款可折減35%,實際收取2萬3,014元。
上述作法被金管會盯上,要求產險公司制定車體險費率時,必須比照商業火險,先由保發中心公布參考危險費率,各公司的車體險定價,最多只能比保發公布的參考危險費率低15%,但不規範上限,若有業者要高價搶市,金管會不會禁止。
這項措施實施後,明台產險去年率先調降乙式車體險保費,以30至60歲男性、不考慮肇事加減費、投保國產COROLLA New Altis 1.8為例,年繳保費從3萬1,865元降至2萬5,562元,減幅達19.8%。
國內目前有14家產險公司銷售車體損失險,繼明台之後,今年起,13家產險公司全部調整保費,除了新安東京海上逆勢調漲,其餘12家全部降價,為歷來平均降幅最大、涉及產險公司最多的一次。
產險公司主管解釋,保障範圍介於甲式與丙式之間的乙式,銷售量最大,占全部車體險保費約70%,比丙式的27%、甲式的3%高上許多。金管會堵了利用附加條款降價的巧門,業者只好回過頭來調降表定費率,以維持價格優勢。
他表示,過往用附加條款降價,並非每位車主都知道這樣的好康,業者從表定費率降起,意外在訊息透明下,嘉惠全部開車族。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072882
---
大概是我閱讀能力差,看了兩三遍終於看懂。第一次看完文章,我的疑惑是為什麼金管會管削價競爭,結果導致大家都降價??
應該是因為利用附加條款降價,會導致不受控制的削價競爭。所以金管會才要嚴格控管,這樣保險公司不能再用這樣的方式拚價格,原本牌價可以訂高一點,反正透過附加條款就可以把實際賣價壓低,還可以給保戶賺很大的錯覺。現在這個後門關起來,保險公司只好去調整牌價,不然就沒有競爭力了
https://chinese.engadget.com/2018/04/02/apple-patent-vr-ease-motion-sickness-self-driving-cars/
自駕車因為完全由電腦控制,所以車裡的乘客會較容易有暈眩不適的感覺,我們之前也有報導過各家公司為了減緩有關問題的做法。今天更由 Patently Apple 發現了 Apple 在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申請了一個與防止暈車相關的專利,叫人意外的是這居然還與 VR 有關,而且還能有各種不同的應用呢。
在專利申請書裡,Apple 描述了在車子裡會搭載 VR 裝置或是投影機,系統會根據多個感應器的數據來偵測乘客有沒有感到不適,包括冒汗、心率變化、坐立不安和吞嚥等動作。當乘客開始出現有暈車的症狀,系統就會透過 VR 體驗來減緩不適,包括會顯示現實加速度狀況相符的虛擬畫面,同時也會預告車子的行走方向和停止提示,讓乘客的五感得以平衡,緩減不適。
除了用以紓緩暈車不適,這車載 VR 系統更可以當作娛樂用途,Apple 描述指這系統可以用作閱讀書籍,甚至可以模擬不同場景來進行虛擬會議。而且在玩遊戲的時候,除了能調整車上的空調系統來增加臨場感,更妙的更是可以配合車子的移動而有不同變化。
如此科幻感滿載的車載系統,終究還是 Apple 在專利申請書上的描述,最後會否成真也是未知之數,只是他們搶先來闡述以及要保護自己的創意。不過 Apple 會特意申請這項專利,是否也透露了他們在自駕車系統上的發展也有一定成果呢?真叫人期待啊。
********
原來自駕車會容易暈眩喔,也許是因為現在的自動駕駛程式還不夠完善,沒辦法比擬人類的平順駕駛吧。不然搭自駕車也不過就是整車都乘客的概念,我給別人在也沒很會暈車。
然後VR可以減緩暈眩...這倒是挺新奇的耶
Hyundai國內總代理南陽實業,於2018年3月29日舉辦媒體春酒,首次確認Crossover車型Kona將於2018年第三季先行以進口方式導入。據U-CAR了解,原先預計直接國產的Kona,南陽在2017年底的臺北車展後,決定優先以進口方式導入,首波進口版本的Kona將會有四驅版本的推出,而國產的時程則應當會落在2019年了。
不曉得進口的Kona要多少錢,以韓國品牌的弱勢,價格上應該要比chr hrv這些對手稍微便宜一點吧?不然哪來的本錢競爭。之後還有國產化的打算,感覺台灣小suv市場愈來愈熱鬧了
納智捷,這是一個令二手車販子都聞風喪膽的汽車品牌,它誕生於我國的寶島臺灣,雖然在進入大陸市場售賣時一直號稱自個是合資車,但是畢竟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就納智捷那點家底一下子就被扒了出來:屁啊,你就是一個國產品牌。當然,不管是合資還是國產,畢竟納智捷是從我國寶島而來,其首款在大陸銷售的SUV車型納智捷U6一開始還是得到不少消費者的支援,畢竟大家一母同胞,理應相互照應,結果後來買了納智捷U6的車主的噩夢就開始了,市區油耗基本上都是12-15個油左右,這比哈弗H6都油老虎。
後面發生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沒過多長時間納智捷這個汽車品牌的名聲就徹底臭掉了,因為油耗實在太高,這分明就是中石油派來的“奸細”嘛,最可怕的是納智捷U6就連二手販子都不敢收,因為收了鐵釘找不到下家,大家都對納智捷談之色變。而就在前段時間,一位納智捷4S店的朋友就聯絡筆者,“現在有大約十臺納智捷U6,都是17年出廠的新車,現在打6.5折就解套。”
這網友也是有意思,直接用“解套”來形容自個的處境了,可見他有多恨這批車了,通過發來的現場照片來看,這批納智捷U6全部都是18款的白色車身U6,其實納智捷U6的外觀設計還是挺上檔次的,其倒梯狀的多幅式進氣格柵採用鍍鉻裝飾,兩側的LED大燈也是精緻銳利,側身的雙腰線帶有非常強烈的俯衝感,五幅式的輪轂造型也相當大氣運動。
而在內飾部分,可能納智捷U6做的最地道的一件事兒就是搭載了一塊12英寸的超大可觸液晶屏,但是除此之外像用硬塑料鋪墊的中控臺,給人一種強烈的廉價感,方向盤的手感也相當差勁,而這批納智捷是售價14.98萬的中配,但是方向盤卻依舊缺失了多功能配置,可見納智捷U6之所以賣不動,也不全是因為油耗過高,而是其整體車型競爭力的缺失,比起同級別的國產SUV,價效比簡直是被狂甩了十條街。
動力上,這批納智捷U6則搭載的是一款1.8T的發動機,其最大馬力可達180,峰值扭矩則為256Nm,與之匹配的感測器則是一款6AT變速箱。而在打過6.5折之後,這批納智捷u6的現售價也僅為9.75萬,這種“誠意”不知道大傢伙會不會接受呢?反正,9.75萬我會選擇哈弗H6選擇吉利博越,納智捷?算了吧,天天跑加油站會感覺自己被掏空的。
https://gogonews.cc/article/3510018.html
----
連大陸那邊都嫌...Luxgen真的只能靠台灣不離不棄的傻子撐下去了嗎,2000多萬人的市場銷售量比10幾億的還高,我經常想,如果這個MIT車廠不是由嚴家營運,惠不會爭氣一點?
https://twitter.com/TempePolice/status/976585098542833664?s=20
好可怕啊,在車上的工作人員也嚇壞了。從鏡頭上看,進入頭燈照射範圍的反應時間極短,就算是有人開車恐怕也沒辦法反應的過來。那個腳踏車騎士過馬路都沒在看車嗎...
不曉得Uber最後的調查結果會是什麼,到時候法院又會怎麼盼呢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319/1317758/
在高速公路上這種超車法,根本就是不要命了啊,而且你不要命就算了,被超車的車主可是無辜的。就這麼點空間,當自己在開賽車嗎😲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8/03/15032246224670036660C101.shtml
簡體字,不喜勿入。
GM、FCA、VAG、mercedes似乎數年前就已經知道高田氣囊有問題,但是卻拖了幾年才召回。因此被向美國法院提起集體訴訟案,不過這是原告律師的說詞,而這資料則是來自於車廠跟高田的文件。
實際的情況應該還是要看後續調查跟審判,才能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但最近汽車產業醜聞真的不缺....日本美國歐洲車廠都有不同的問題😖
汽車品牌價值之爭,今年有了不同的狀況。英國的品牌價值與戰略諮詢公司 Brand Finance,公布全球百大汽車品牌價值排行榜,Mercede-Benz 以成長超過 20% 的優勢,順利超車 Toyota 及 BMW,成為 2018 全球汽車品牌價值排行第一名。另一個亮點,就是裕隆集團也首度進榜,排名第 85 名。
http://auto.ltn.com.tw//news/9609/3
這該說是台灣之光嗎,鹽董果然厲害😂
大陸最大叫車平台滴滴出行「滴滴計程車」,今年1月19日在台灣開跑,第二波主打「滴滴順風車」2月1日在台灣上路,號稱「共享經濟」讓乘客與相同目的的車主共乘,費率採「油費、過路費、車輛損耗」,每趟收費約是計程車的5到6折。
不過監理所近日接獲19件檢舉,發現順風車向乘客收費超過正常油資分攤,初步認定有白牌車違法載客營利行為,最快3月底再開出首張舉發單,業者恐遭罰百萬元。
滴滴代理商樂迪科技曾指「滴滴順風車」共乘每天只限3班次,包含上班、下班、中午聚餐,共乘費用則接近「油費、過路費、車輛損耗」的總和,也要求車主年齡至少要一年以上駕齡,20歲以上、65歲以下,才能成為順風車車主,中長期會組成車主俱樂部,將優質車主留在樂迪順風車平台,並鼓勵有良民證申請,保障車主及乘客安全,車齡則須少於15年,並禁止9人座車輛。
交通部表示,日前已邀六都主管機關開會討論,原則上共乘車輛一天不能超過2趟,若一天多趟在路上繞路並載客共乘,就屬營利行為;車資也僅能要求分攤油資、過路費,「車輛耗損」是沒載客也會發生的費用,不能要求乘客負擔,若有違規將取締開罰。
台北市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日前也實測滴滴順風車,發現順風車就是白牌車違規載客營業、並非順路載客,除了收費增加,且若不加「感謝費」,根本叫不到車,都在規避法令。樂迪科技則表示,將持續與交通部相關單位溝通,並願意配合法規去調整。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022760
--
擋到計程車利益的,都會被盯上~~至於到底是不是創新,到底是不是進步,這就不用討論了😆
小房車的市場一直萎縮,就連toyota的金字招牌也沒辦法發揮作用,所以vios銷量不振也好一段時間了,就連年前1月分都沒有破千。
這次的小改,看得出和泰有想要挽救vios的意圖,所以全車系都加上了VSC跟上坡起步輔助,頂級版本甚至還有7氣囊。
不過價格也跟著上漲2-3萬就是了...大家覺得vios小改有機會讓這輛車再成為toyota的銷售台柱之一嗎
https://www.facebook.com/pttcaraddict/videos/504185083332732/
原本以為只是普通行車糾紛,要上演一場全武行了,結果攔車的人打開門衝上去,被攔的也衝上去...
然後就有人道歉了XDDD
要不要那麼俗仔,早知道要在高速公路上道歉,不如不要攔車,還可以節省大家一點時間啊😆
實在是太好笑了
雖然台灣應該不會用歐規車型引進,不過有七人座版本,而且也還會有油電混合動力,多少可以當作台灣下一代CR-V的戰力參考
這應該算是跟車子有關吧?雖然還是有扯到政治就是了...講個笑話,中國人最討厭什麼?被人管。中國人最喜歡什麼?管別人。
為了賺錢,每個品牌遲早都會低頭的,只是這些廠牌大概壓根沒想到自己網站上有把台灣列為國家,誰會沒事 天到晚檢查那麼細節的事情。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224/1303187/
自萬豪酒店將台灣列為國家後,中國大陸「反分裂風暴」的舉報沒完沒了。當地媒體今日報導,福斯(Volkswagen)集團旗下捷克汽車品牌「ŠKODA」的國際版官網將台灣列為「國家」,把藏南歸劃在印度下,而新彊阿克賽欽則被塗黑。Volkswagen和ŠKODA暫未對事件作出回應。
《蘋果》記者今日瀏覽ŠKODA官網「Country」(國家)頁面上,已沒有了「台灣」,而網友舉報的地圖截圖也變成了一片深淺不一的綠色,且無標明上面地域屬何國。
ŠKODA創立於1895年,總部設於捷克,是德國Volkswagen旗下的經典品牌之一。ŠKODA 2006年在上海設廠,成為繼Volkswagen和Audi(奧迪)後,Volkswagen Group(大眾集團)旗下第3個在中國投產的汽車品牌。
大陸媒體指,「Country」(國家)一詞只能指有主權的國家,而香港和台灣則可以用表示地區範圍的「Location」(位置),並再次列舉近來跨國企業對「一個中國」原則陽奉陰違的公司,包括萬豪酒店把「台灣」、「西藏」與「中國」並列;達美航空、Dior、美國醫療科技公司美敦力、ZARA等外企在官網犯同樣「錯誤」。
報導又指知名國際公司的「分裂行徑」曝光之後,「無論真心或假意,它們幾乎都選擇進行了認錯和道歉」,指「外企做著(中)國人的生意,賺著(中)國人的錢,卻屢次三番在國籍疆域問題上搞小動作」。(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80222/1301978/
真的是有夠硬啊😆
被砂石車從後方追撞,還能保持車身完整沒有明顯變形,只有玻璃破掉而已...。想當然追撞時速度並不會太快,但看上去商比較重的好像是卡車頭哩。
如果你是安全至上的消費者,買volvo就對了
法務部長邱太三昨天在台中市區與計程車發生擦撞,邱太三今天受訪還原車禍狀況,邱表示:「我們2個都沒事,只是輕微的碰到,前面因為綠燈準備轉黃燈,我的判斷以為前方的車子會鑽過去嘛,但前車太守法了,我就剎車不及,輕輕的碰到。」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219/1300564
擦撞沒什麼了不起的,也不過就是沒有保持安全距離,跟疏於注意路況罷了。不過這個講幹話的藝術到是真的該好好學習一下,以後黃燈事故,就說對方太守法的錯😂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988409
記者最應該問的,是這位車主在哪邊保養,以後我一定會避開😂
求神人,燒成這樣子看能不能認出到底是哪個牌子的
印象中去年也有一輛火燒車,車主說詞一模一樣,那位還是剛從保養廠牽車開出來的,更倒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209000236-260202
汽車業2017年營運豐收,全年獎金行情旺。裕日車、裕融本業獲利high,總管理處核定平均加發150~170天日薪,較去年高出近1個月,加計三節固定獎金與預計4月發放的員工紅利,全年獎金可望領逾10個月,居業界之冠。
車市龍頭和泰汽車去年銷售風光16連霸,推估維持2016年大賺近2個股本水準,年終獎金加紅利可望維持去年約10個月的行情。
日商台灣本田汽車去年新車銷量創新高,員工年終獎金平均有5個月水準;老牌汽機車廠三陽工業,去年在機車銷售回升,全年財報轉盈,無奈一例一休等新制上路,大幅墊高營運成本,這次年終獎金仍維持去年稍高於2個月的行情。
裕隆四寶-裕隆、中華車、裕日車、裕融,去年營運表現佳,前3季稅後淨利總和逾120億元,創同期新高,估全年淨利至少有150億元水準,讓這次年終獎金行情,備受員工期待。
尤其裕日車、裕融去年本業獲利突出,市場估裕日車營業利益至少20億元、裕融估逾30億元,均創新高,員工績效獎金計算與本業獲利表現連動下,裕日車、裕融這次年終獎金行情躍居集團各企業的前段班。
=====
和泰很賺錢、裕隆很賺錢,台本今年也挺賺錢。分別發10個月、10個月、5個月年終
真是讓人羨慕....😝
http://auto.ltn.com.tw/news/9403/44
燃油車(包括油電混合車款)
小型車:Toyota Prius c
中型車:Toyota Prius
大型車:Hyundai Ioniq Blue
小型旅行車:Kia Niro FE
中型旅行車:Toyota Prius v
小型休旅:Toyota RAV4 Hybrid
中型休旅:Lexus RX 450h
MPV:Honda Odyssey
小型皮卡:Chevrolet Colorado Diesel
中型皮卡:Ford F-150
電動車台灣沒幾輛,就不特地列上來了,有興趣的朋友自己點進新聞看。毫無意外的,省油排行榜只要有hybrid,就一定是hybrid中選。我倒是比較想要知道"純"燃油引擎動力的車子,哪幾台最省油
這車,有點帥
Hyundai新一代的車越來越好看
好啦,我知道有人又要說韓國車沒人買
台灣只有豐田跟本田會賣...巴拉巴拉
可是我還是覺得新一代Santa Fe很好看😍
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31008
〔記者曾迺強/嘉義報導〕受強烈冷氣團來襲影響,交通部公路總局研判,台18線(阿里山公路)海拔2千公尺以上路段,可能下雪或路面結冰,危及用路人安全,今晚8點增派保全人員不定時巡視路面,目前沒有預警性封閉措施。
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阿里山工務段長黃秋揚受訪說,依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4日起華南雲帶東移,水氣增加,阿里山區溫度若降至0度以下,台18線76.1公里(十字路段)的上行銜接南投縣台21線的高山路段路面,屆時易結冰。
第五區養護工程處今晚8點增派6名保全人員進駐76.1至87.9公里(森林遊樂區大門前)的3處崗哨,同時備妥裝載機與剷雪設備,若有雪況或接獲民眾通報,將視天候與道路狀況啟動交通管制,同時要求用路人備妥雪鍊上山。
這個周末不知道有沒有人想要上山看雪,合歡山上的積雪已經不少了,不過想要上去首先得忍受塞車之苦。搞不好這次夠冷,陽明山都有機會下雪呢...。
重點是,要注意安全啊,上山前還是先準備好雪鏈,免得被敲竹槓,甚至是發生意外😓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130/1288261/
德國人有根深蒂固的毒氣室天性(要下地獄了)
這種短時間的實驗是能夠觀察出什麼啦,香菸早就被證明有害,你去吸二手煙一周也不會出什麼大毛病啊。真不懂這種實驗到底有什麼意義,擺明了找罵挨。還有虐待動物的嫌疑。
"Toyota 去年在德國買得最差的竟是全球及台灣都最暢銷的 Corolla房車,2017 一整年下來居然只掛牌了 297 輛"
是Toyota在德國賣太差,還是德國人真的不愛這種四門房車?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122/1283522/
新北市一名李姓男子日前開車載妻小從基隆前往宜蘭頭城遊玩,途中行經石城火車站附近,竟遭一輛油罐車惡意逼車,企圖把他的車往路肩擠,還故意放慢車速,示意李姓網友停車,李姓網友妻小安全,當下不顧雙黃線,趕緊超車,還被逼往路旁,險些衝入鐵道,他痛批「根本就是蓄意謀殺!」警方接獲申訴後,已對油罐車駕駛開出1.8萬元罰單並吊扣駕照3個月。
李姓投訴人說,今年1月9日下午2時許,他開車載著妻子和小孩,從基隆出發,走基福公路接台2線,前往宜蘭頭城遊玩,打算到阿宗冰城吃冰。
行經頭城石城車站附近時,一輛油罐車不斷從後方逼近,且一路逼車。李姓投訴人說,當時發現油罐車尾隨逼車後,他見對向沒車,趕緊就放慢速度要讓油罐車通過,但油罐車竟惡意逼車,把投訴人的車輛往路肩擠,險些害他撞電桿,之後油罐車又刻意放慢車速,車速忽快忽慢,示意他停車。
為保護車上妻小安全,最後投訴人不顧雙黃線,當下決定違規超車,但油罐車駕駛竟還刻意逆向逼車,把投訴人的車,逼往路旁,險些衝入一旁的火車鐵道。
李姓一家3口驚險逃過一劫,趕緊加速離開現場。李姓駕駛說,他事前根本沒遇到該油罐車,也沒跟他有過節,根本不清楚油罐車司機為何要如此,痛批該駕駛「根本是蓄意謀殺」、「台灣職業大貨車駕駛都是這樣的嗎?」於12日持行車記錄器影片向宜蘭警方檢舉,並向《蘋果》爆料此事。
警方檢視李姓駕駛所提供2段影片後,認定該油罐車確實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3款,「任意以迫近、驟然變換車道或其他不當方式,迫使他車讓道」及同條第4項「汽車駕駛人有第1項第1款至第4款或前項行為者,並吊扣該汽車牌照駛執照3個月」,對油罐車駕駛開出1萬8千元的罰單,並吊扣駕照3個月。(林泊志/宜蘭報導)
-----
這種行為實在太誇張,重車還逼車。不過我個人是不太相信兩者沒有在路上結下樑子啦,不然打算把對方逼停,總不會是碰到熟人想要打招呼吧?
即使如此,這還是近乎謀殺的可怕舉動,沒發生事情算不幸中的大幸。而且現在幾乎人人都有行車紀錄器,做什麼違規的事情很容易被抓到啊XD
為什麼會這麼說?打算全面停止燃油車販售的國家,大概都預留了20年以上的時間,主要汽車製造國雖然也有此打算,但都預留比較長的時間。只有北歐小國再生能源充足,而且也不是汽車生產大國,因此能夠提早到10年內。
這樣看來,傳統汽車應該還有更多時間才對?其實不然,因為電動車跟插電式油電混合預計在2038年會超越傳統燃油車。接著汰換速度只會更快,如果等到那個時候還沒有在電動車市場站穩角度,幾乎就可以宣告車廠的淘汰了...
看看這篇報導吧: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4128
原文摘錄:
在汽車產業中服務時間最長的執行長之一的Sergio Marchionne,在底特律舉行的汽車大展中向全球傳統汽車發出警告,隨著車輛的動力來源、駕駛模式、以及選購方式的改變,汽車廠商只剩下不到十年的時間來重新調整步伐。
飛雅特克萊斯勒公司執行長Marchionne認為,電動化、無人駕駛軟體和共享乘車等技術與服務的出現,將在六或七年內改變消費者的購車決策。未來汽車將出現不同市場區隔,傳統汽車廠商很難抵擋特斯拉、Waymo、優步等新興業者的攪局。
在幾年前,美國汽車產業在金融危機期間破產,這都是由過去錯誤決策以及自身因素所導致,但是現在的變革將來自於外部,而且改變之勢將讓人們難以預期。
Marchionne預估,到2025年全球所銷售的車輛當中,超過一半的車輛是由電動、混合與燃料電池所驅動,至於傳統汽柴油車輛則被邊緣化。這比起Bloomberg認為到2038年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確早上了許多。
其實這幾年,飛雅特克萊斯勒公司在面對新形勢的適應上,比起其他一些競爭對手還要來得快上許多。因此,Marchionne會提出這一觀點,的確耐人尋味,甚至認為傳統汽車廠商必需認清來自科技公司提出的最佳方案,並減少太多無謂的防守型產品,因為大量投入財力與矽谷競爭是不明智的。
換句話說,汽車製造商經過這幾年的學習,一直在重新分配龐大的研發預算,以便將更多的資金投向改進電池或者推出共享乘車服務等項目。選擇Waymo、優步或者Lyft合作或許在未來將變成一個不錯的選項。
目前看起來,傳統汽車大廠的創新步伐不能夠停下來。在2018年CES展上,數十家科技公司正在為電動化以及自動駕駛的未來發起攻擊。就如同通用汽車公司將在2019年開始測試一輛沒有方向盤或踏板的Chevrolet Bolt。如果一切順利,就能夠成為全球第一輛沒有人類控制工具的車輛。
總之,從Marchionne口中獲知,傳統汽車廠商對於未來汽車變革愈來愈緊張了。在財務的獲利與虧損之間,在傳統汽車與新車輛技術變革之間,必須抓緊時間,聚焦發展或尋求科技的合作夥伴,才能在十年之內成為存活下來的汽車品牌。因為傳統汽車廠商已經眼睜睜看到諾基亞、摩托羅拉在智慧型手機產業崛起之時,消失不見,他們不想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706字)
2017 年是國內車市豐收的一年,新車總掛牌數繳出亮眼成績單達 444669 台,創 12 年來新高,然而,國產車商營收卻同步衰退,僅汽車龍頭和泰車 (2207-TW) 靠著轉投資挹注力守成長態勢,面對平價進口車的搶市壓力以及車市明顯的 M 型化消費趨勢,進入 2018 年後,國產車商究竟要以降價、強化配備抑或是全新車型來搶回買氣?仍有待觀察。
去年全年新車總掛牌數突破 44 萬台,不僅較前一年度高基期再續增 1.1%,更創 12 年來銷售新高紀錄,然而,傳統國產大廠轎車銷量卻未能跟上。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114/2682790
2017年新車銷售再創紀錄,這是否代表台灣人的消費力其實有所提升,只是消費者越來越聰明,不想再把錢花在又貴品質又不好的國產車上了?
而且除了平價進口品牌創紀錄,豪華車品牌也有所成長。總之,2017年可以說是進口車大有斬獲的一年。非常期待2018年國產車會有什麼動作因應,而進口車又會端出什麼牛肉把國產車繼續往死裡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103000313-260204
2018年01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信榮/台北報導
為捍衛國產車市占半壁江山,確保1月至農曆年前傳統旺季買氣,國產車商大降價破格搶客,中華汽車Colt Plus一口氣7萬元最殺,入門款降破50萬元大關,改以4字頭拚量;龍頭和泰汽車也不遑多讓,Sienta 1.8五人座車款增加至4氣囊還降價5萬元,入手價降至6字頭尬場。
現代汽車總經銷南陽實業宣布推出Elantra撼動版,祭出59.9萬元的低價,打破國產中型轎車至少6字頭的業界定價慣例;福特Escort在龐大業績壓力下,上市不到1個月就宣布降價,原價58.8萬元的入門款車型,結合舊換新補貼,最低49.9萬元就可入手。
裕隆日產汽車也不遑多讓,兩款國產入門車-March傳奇版與Tiida四門車款,結合舊換新打出44.9萬元就可入手的行銷策略,讓利換買氣。
車商分析,在去年12月部分車商操作保留訂單策略下,估1月車市買氣將衝高至4.8萬輛,優於去年同期的4.5萬輛。由於正在進行中的台北車展人潮、買氣滾滾,成為車商研判農曆年前傳統旺季的最佳風向球,樂觀看多的比例高。
儘管元月買氣看得到,但國產車商就怕吃不到,整碗讓進口車商捧去,紛紛打出降價牌,針對入門車款祭出「破格價」搶單。
業者表示,開出破格戰第一槍的,就是去年12月底上市的納智捷S3,打出60萬元以下就有6氣囊與12項主動安全配備,入門款結合舊換新補貼,低至50.9萬元就可入手,充分發揮價格破壞者、配備破壞者的功效,迫使同業跟進。
中華車把掀背車當小車賣,原價56.9萬元的Colt Plus尊貴型,打出49.9萬元的車展優惠價搶客;國產中型轎車Gland Lancer,驚嘆型車款也降價3萬元,以63.9萬元新價促銷。
和泰車則在國產休旅車Sienta上做文章,繼日前宣布1.8升7人座車款免費升級6氣囊後,昨(2)日進一步發表1.8升5人座車款免費升級4氣囊,還降價5萬~5.6萬元,入手價降破70萬元大關,以69.9萬元促銷。
(工商時報)
==
簡單來說,就是國產車沒一個能打,只好趕緊降價錢應對啦,不然搞不好2018就要提前迎接死亡交叉囉。😆
不過,拔配備的先不提,給配備、沒給配備還是能降價...所以是之前賺太多喔,有這麼多空間可以回吐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300052
氣到都不知該說什麼了....
酒駕+輾過人,然後檢察官不覺得這個要用殺人罪起訴
臺灣真的是個對酒駕好友善的地方
如題,家中長輩真的很愛Camry,開了10年的Camry,接下來換車還是想買新一代Camry
對大改不大改沒有懸念,如果能夠便宜多一點最好
所以年底到年初,又是車展這段時間,是不是適合去展示間詢價的好時機呢?
美國政府旗下NHTSA與IIHS組織在2016年宣誓推動AEB自動緊急煞車系統在2022年9月1日起全面標配化。時隔1年多,NHTSA與IIHS於12月21日公布了第1次的中期進度報告,至今為止仍沒有任何一家廠商達到100%,且仍有7家製造商AEB的裝配率不到10%。整體市場新車AEB的配置率為19%,仍未達2成。
--------
讓我們來猜猜看,台灣國產加進口,有AEB的比例會不會超過2成呢
https://udn.com/news/story/11316/2894044
雖然我很想說,早點這樣做,不但可以博得美名,還能讓車子更好賣
不過遲來總比不到好,Luxgen這樣一來,也許有機會讓整個國產小型車的安全規格一起往上推
不用60萬,就有六氣囊、標配ESC動態車輛穩定系統、TCS循跡防滑系統、HSA斜坡起步輔助系統、Side View、倒車顯影、TPMS全時胎壓監測系統,想買小型房車的人或許可以等等看
所以才敢發下豪語,明年要突破2萬輛
https://www.ptt.cc/bbs/car/M.1513998674.A.A1E.html
這個超有趣的,也不禁感嘆,中國真的不斷進步,各方面都超越台灣許多。有本事能夠辦這種比賽,量產車的100小時耐久,把很多東西都攤出來檢視。中國有很多問題讓我慶幸生在台灣,但也有很多東西讓我感嘆為什麼生在台灣。
內文節錄如下:
中國剛舉辦了GT100耐力賽,全部用量產車型不加改裝,換人不換車,期間可以用備件替換維修,在賽道上連續跑滿100小時,最後以100小時內總圈數多者勝。
亮點:
0.無改裝家用車,100小時高轉速、急加速、急減速賽道跑圈;
1.大眾整體缺席,靠一汽奔騰代打;
2.奔馳GLA不到六個小時剎車泵爆缸漏油起火;
3.本田Fit換了8套胎,斷了半軸,最後剎車系統報銷趴窩;
4.日產Livina總軸出問題,換了30套剎車;
5.奧迪A3撞了壹次車,雙離合出問題,最可惜的奧迪A3車手沒準備好剎車備件,從4S掉貨維修耽誤超過7小時;
6.榮威360方向軸被撞壞;
7.一汽、長城、比亞迪、長安沒出什麽問題,穩定發揮;
8.墊底4熊奇瑞眾泰吉利傳祺,奇瑞大修,眾泰輪轂斷螺絲,吉利變速箱出問題,傳祺爆缸退賽。;
9.山寨大王眾泰沒什麽大毛病,斷了壹顆輪轂螺絲,沒有備件跑去找花了4小時;
10.車手評價Livina動力不錯,發動機可靠,但剎車太弱導致成績無法上升,整個比賽過程中換了30多副剎車片;
11.一汽B30和本田Fit都是搞了一輛完整車做備件車隨時準備拆件更換;
12.整個比賽過程換剎車片最少的是福特Escort,只換了一副;
13.豐田Yaris車手抱怨排量太小跑不起來;
14.長城H2s換了五套前剎車片,後剎車片沒備件,只能等著。
距離2018年只剩下10天,SUABRU看起來殺聲不斷,是打算要衝一波嗎
導入EYESIGHT之後,主動安全配備大提升,IMPREZA 1.6 EYESIGHT不到百萬就有全速域ACC,撞擊測試的安全性也好。真不知道國產車能拿什麼來比😂除了IMPREZA,還有百萬左右,甚至百萬內有全速域ACC的車子ㄇ
國產車...我能期待猴年馬月會有全速域ACC的車子出現嗎
"歷屆累積獲獎數最多的BMW自2005年起首度未入榜,亦是繼該年後第二度跌出十名外。"
不~~~我不能接受!! 難道BMW也沒落了嗎??
但我認為把電動動力系統或油電混合拉進來比較是很不公平的,馬達的能源效率本來就遠遠高過內燃機引擎,用同樣標準看待很奇怪。內燃機有內燃機的優點,電動或油電混合也有他們厲害的地方。重點在於,這是年度10大最佳引擎,你把馬達放進來到底幹嘛
https://c.8891.com.tw/news/toyota/camry-hybrid/5891
房車
1 VW Lavida 47554 +11.3
2 Nissan Sylphy 41647 -7.9
3 Buick Excelle 37993 +6.9
4 VW Jetta 31850 +4.6
5 Toyota Corolla 31177 -2.4
6 五菱 寶駿310 31002 +106.6
7 Ford Escort 30826 -0.7
休旅車
111 裕隆 納智捷U5 1994 N/A
174 裕隆 納智捷U6 303 -85.8
====
我個人會看的只有這些
1.原來Escort在中國這麼受歡迎,排名前10名耶,一個月能賣到3萬台 (一個車型快要賣台灣一整個月XD)
2.U6應該是還沒改款吧?除了慘還是慘。可是U5好像有點進展,一個月2000輛,放到台灣已經是熱銷冠軍了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4/2859031
雖然車主很倒楣,但看到的時候還是不爭氣地笑出來,這是什麼奇怪的裝潢設計啦XD,為什麼落地玻璃窗外面會有鐵捲門。新聞裡面有比較圖,如果沒有仔細看,真的會誤會那是車庫。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71061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上的星巴克民雄店,外型有如西洋教堂,被譽為「全台最美星巴克」,許多車友紛紛來拍照留念,是臉書打卡熱門景點。10月4日,新北市黃姓車主卻在建築物旁「燒胎」,高熱溶解的橡膠把白色建築外牆噴黑,黏滿黑色橡膠;嘉義縣環保局追查後,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第31條,依法開罰5000元罰鍰,並要求黃姓車主參加環境講習1小時。
--------------------------------------------------
啊哈哈哈哈,你看看你
燒胎好玩嗎?也許不錯吧,但好歹要挑對地方,改裝、燒胎等等汽車次文化,都是被這種人給玩壞掉。好啦,店家要賠,罰款要繳,還得去上課。
爽!
看起來是真的充滿怨念啊...
如果說國產車,哪一家的後勤保養表現是比較好的呢?
都有人在抱怨不同品牌,但很讓人好奇的是,有沒有曾在哪家國產車廠裡有很好經驗的人呀
那如果進口呢
Skoda只是個小廠,開放後得要面對歐洲那麼多強力競爭對手。雖然賣給了VAG集團,但畢竟不是親生的,待遇有差。前陣子還說要讓Skoda的汽車變貴,不然會搶VW的生意。
可是Skoda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中撐過去了,現在不只是一家捷克車廠,還是年產量高達2000萬輛的國際品牌。為什麼別人能,台灣不能。澳洲的情況也很類似,經濟規模不足以支撐國產,今年澳洲確定沒有當地產的新車了。問題到底在哪?
不好說...
我覺得很微妙。
數位顯示或許是未來,因為可以非常簡單就能客製出各種介面,使用者以後搞不好還可以自己選擇常用儀錶功能顯示。但問題是,液晶螢幕畫面至少現在無法取代實體儀表的質感。
雖然說A是入門的,可是怎麼講Mercedes-Benz都是豪華車啊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118001142-260402
新竹一名陳姓男子5度酒駕遭警查獲後,仍未記取教訓,第6度被查獲移送法辦,遭新竹地院判刑9個月後,他認為量刑過重,遂以有5個小孩和老婆、岳父母要養為由上訴,但高院法官審理後認為他前有5次記錄,後又有相同案件審理中,根本完全漠視公眾行車安全駁回其上訴全案定讞。
---
啊哈哈哈哈哈,爽!😁
你看看你啊,愛酒駕,抓去關剛好而已,免得放出來危害人間。明知道有五個小孩跟老婆岳父母要養,還喝酒開車?死了怎麼養,撞到人賠都不夠怎麼養?只有這個時候才會想起上有高堂下有稚子,拿來當擋箭牌,喝酒開車的時候就什麼都忘光。
支持法官,抓去關啦
不過4年後還是要來吵一次,牌照稅是道路使用稅,所以不管汽油柴油還是電動車,都應該要繳。著眼推廣像是電動車的低排放車輛,所以提供優惠也不是不行。但即使有這些優惠,電動車對一般人來說還是遙不可及。至少現在能買電動車的,都是有點錢的人,結果省稅都省到他們,這樣合理嗎??😡
有錢人要繳的稅還比較少,開的車也比較好,老百姓都去死一死好了。話又說回來,電動車牌照稅課徵的方式也莫名其妙,因為沒有排氣量所以用馬力課徵,那內燃機就沒馬力喔,幹嘛不用同樣的標準對待。我們的政府很喜歡玩雙重標準這件事情,大型重型機車是,電動車也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115000081-260202
為推動節能減碳政策,立法院昨(14)日三讀通過「使用牌照稅法」修正案,電動汽車與機車免徵牌照稅延長至110年底,預估將新增電動汽車5,795輛、電動機車17萬輛,帶動周邊產值949億元。
相關:裕隆【時報-快訊】裕隆汽車(2201)10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0月營收 1-10月營收
106年度 6,255,706 78,410,200
105年同期 8,341,823 92,612,296
增減金額 -2,086,117 -14,202,096
增減(%) -25.01 -15.34
還好這個責任跟納智捷沒有太大關係,這個品牌向來對裕隆汽車營收的影響微乎其微...😂,所以看起來日產狀況很不好啊
之前是Octavia,現在是Citigo,都用差不多國產車的價錢,來賣進口車。49.9萬元,比之前便宜了差不多10萬。雖然是小車,但是安全配備還是挺齊全的,反正平常在都會區跑,動力差一點好像也不會怎樣。
總讓人覺得,國產乘用車占比不到50%的日子快要來臨了。目前SKODA還比不上一線的進口車大品牌 (這時候就讓人覺得台灣人有錢,銷量好的大品牌車子也貴),但是每年訂單都有成長趨勢,也算是叫得出名字的進口車品牌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2758840?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台灣區車輛公會統計,台灣汽車業年產值二○○五年來到二三○九億元的最高峰,但到了二○一六年卻滑落到一九○六億元,十年間衰退百分之八點四 ,包含協力廠商在內的就業人口約減少二點一萬人;其中進口車大舉攻城掠地,壓縮國產車生存空間是重要因素。
台灣車市曾在一九九四年創下一年銷售五十七點七萬台的記錄,近年來市場呈現飽和狀態,平均年銷量維持在四十萬輛上下,汽車年銷總量雖然撐住基本盤,但結構已發生變化。由於進口車比例持續拉高,國產車規模縮減,台灣車廠七十萬台的生產能量,目前只用一半,呈現產能過剩。
--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結案)
這是工商業大老們最愛講的話,勞工爭權益,就是只有不爭氣,產業要人幫,就說這是結構性問題需要政府出手XDD。國產車廠們請爭點氣好嗎,如果覺得台灣市場小,所以國產車價格難以下降,沒辦法和進口車正面競爭,你們可以考慮通通轉型成總代理。自由市場自由競爭嘛...
說實話,要發展產業要政府保護,這也不是不行,但保護了差不多一甲子,也沒累積出一甲子功力,是沒吃大環丹嗎
Jaguar與Land Rover國內總代理九和汽車,近日傳出將於2018年結束總代理,因為隸屬於印度TATA集團一員的Jaguar Land Rover,確認將會在國內成立分公司,直接接手國內品牌業務,詳盡的時間點目前尚未有確切消息傳出。
在台灣當代理商賣車很辛苦,要開拓市場,要想辦法行銷。然後賣不好就拿不到資源賠一屁股,賣得好原廠就準備摩拳擦掌整碗捧去😂
不過對我來說,反正這兩個牌子這輩子能不能夠買得起都還是問題,不管產品引進在怎麼有彈性,價格更漂亮一點...還是買不起😢
根本是其他人少見多怪,某篇開版的大大果然有先見之明,明白Luxgen的野心。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從U7開始就有點端倪了啊...,講到這邊應該每個都還是一頭霧水,請看~
先說,這不是我看到的,轉貼網友見聞罷了
小弟不才,埔里大學學生 今日上山開會時看到一台拖車上面載著Audi q2、阿溜X1,賓士GLA三款車(掃過而已純憑 印象,廣告出來有錯請鞭) 想著哪位大師又來敝校拍攝車評 而且還是捉對廝殺 與警衛聊天才知道原來是要拍攝廣告 準備下山時發現原來是U6啊 還有GT220呢
https://www.ptt.cc/bbs/car/M.1509041098.A.A4E.html
我贊成車廠有野心~~也衷心期盼有一天Luxhen能有正面和2B1A對決的能力,但先從拍廣告開始...好啦,至少簡單一些
基本上國道都有重車過磅的規矩,不過不是所有車輛都需要過磅。地磅站閃雙黃燈的時候才需要,這時候不過磅是會被開罰單的。
可是為什麼說貨櫃車是盲點呢,因為這個:汽車裝載貨物行經設有地磅處所五公里內路段,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或不服從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之指揮過磅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九萬元罰鍰,並得強制其過磅。
國道四隊貨櫃車過磅規定如下:
理論上貨櫃車在閃雙黃燈的時候,有載貨物就要去過磅,但實務上因為你沒辦法用肉眼看出貨櫃有沒有裝東西,所以檢舉了也不會開罰單,以免引起爭議。
那貨櫃車怎麼辦呢?只有靠紅斑馬隨機攔查,各位有看過紅斑馬隨機攔下貨櫃車要求過磅的?我自己是一次都沒啦。現在是拖板車過重,其實路上可能還有一堆過重的貨櫃車,而且還能夠大辣辣不去過磅也沒事。
恐怖吧
這個市場現在好像萎縮了不少,除了Altis以外,挑不出什麼國產車能夠有戰鬥力的。福特想引進Escort國產,用更便宜的價格來搶市場。
問題是,這會不會有冷飯熱炒的冰箱味道呢,不是新車型,配備我猜也不是特例害。只有價錢優勢,光靠這一點,能夠讓多少消費者買單。
如果Escort上市,有人期待嗎?或者應該問,多少錢才會讓人期待
圖很多,內容也很多,不過裡面講的東西挺中肯啊。當然台灣市場的狀況又不太一樣,相較之下還沒有中國嚴峻,不過我想會碰到的問題其實很類似。
https://www.taiwanfansclub.com/article-1373291-1.html
想了好久,終於去問菜單了,Mazda3是我目前能夠負擔的dream car呢....只不過這不是我的單😢
如果是我要買車,就看看今年年終夠不夠力了。言歸正傳,這是同事去問的單。
Mazda3 5D尊榮安全版,折15K
送Mio行車紀錄器、全車FSK隔熱紙、腳踏墊、代辦費用
台北桃園這樣的價格可以嗎?
為了趕上出貨期限,所以偽造檢驗報告,Toyota的車子有不少受到影響。不過現在還不知道影響程度跟範圍,後續的效應值得觀察。雖然是神戶製鋼廠,但Toyota買的是鋁跟銅,目前看來似乎不會有對安全性造成直接影響
但比起Toyota,更抖的是Mitsubishi...,他們中獎的是飛機啊
同事下訂了一輛Toyota Altis,還沒交車,不過他已經在那邊看鍍膜的資訊。他覺得鍍膜可以讓車子不容易髒,烤漆也比較不會受傷。
但我總覺得國產車的價值,再花上一筆錢鍍膜好像不太划算。而且鍍膜上去了,用久還不是一樣會傷到烤漆,既然不是開個兩三年就要賣掉,勤快點洗車比較實際。
雖然不是花我的錢,所以也懶得去勸他,反正開心就好。但還是想上來問各位,牽國產新車會想要去鍍膜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遇生產瓶頸!特斯拉上季主打的平民車款Model 3只生產了260輛,僅交付220輛,不及8月原定目標1500輛的1/5,遠低於分析師預期水準。
根據《MarketWatch》等媒體報導,特斯拉欲打入大眾市場的Model 3車款生產出狀況,第三季僅生產260輛、交付220輛,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原本預期,8月份生產100輛Model 3,9月份將增加到1500輛,計劃到年底前每週生產5000台Model 3,不過如今卻遇上大瓶頸。
整體而言,特斯拉在第3季交付26150輛電動車,年增長4.5%。不過Model S佔了14065輛、Model X佔11865輛,Model 3僅220輛。而特斯拉第3季整體生產25336輛電動車,其中僅有260輛為Model 3。
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2211855
想想看,Model3還有多少台要交呢,現在下定,要等幾年才可以在台灣拿到車XD
新的Swift發表,u-car也有試車報告了,看起來十分吸引人啊。6顆氣囊、esp、上坡輔助這些配備都有。不過查了一下,mazda2的規格和配備等級跟swift差不多。
如果是swift跟mazda2的話,大家會選哪一輛?以前就聽說mazda的後勤不太好,但是跟suzuki比起來,總還是比較好吧?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929/1021453.htm
又是開車門惹禍!新北市一名23歲郭姓女騎士,21日下午2時許騎機車行經南雅西路二段直行往大仁街方向時,遭路旁高姓計程車司機(67歲)開車門擊落,郭女重心不穩往左傾倒,又恰巧與對向一部由洪男(40歲)駕駛的直行郵務車發生嚴重碰撞,當下失去生命跡象,送醫後仍宣告不治。
警方表示,光是新北市,去年開啟車門不當導致的車禍就發生442件,造成1人死亡、507人受傷,另粗估全國每年因開車門不慎造成輕、重傷人數更高達3千多人。
這個數字遠比想像的高太多,大家停車開門的時候真的要千萬小心
退伍之後工作也有3年多了,月薪38K,因為住在家裡而且平常都是騎摩托車,所以沒有太多額外開銷。工作幾年下來,大概存了30幾萬頭期款。我也知道自己的薪水養不起進口車,所以只打算看國產車。
可是,不知道是買新車還是二手車好。兩種選擇都有人支持
有人說新車毛病少,不太需要維修,挑選折舊少的牌子之後賣掉也不會虧太多
有人說第一輛車買中古,價格便宜,不小心撞傷了也比較不心疼
各位大大覺得呢,你們的第一輛車是新車還是中古車?
想要經營一個大品牌,首先就要有雅量... 朋友買了一件衣料,綠色的底子帶白色方格,當她拿給我們看時,一位對圍棋十分感與趣的同學說:. 「啊,好像棋盤似的。」...錯了錯了~離題離題
沒有什麼不可以被批評的,無論好壞,不管善意惡意,如果連這點氣度都沒有。被討論一下就急吼吼要趕緊派人出來洗版。順便發一篇文哭哭說為什麼台灣人見不得自己好,那我看還是早點收收吧。
我們要的是好東西,是願意認真經營的品牌。做到這點,我們拍拍手,做不到,愛之深責之切沒聽過嗎。與其送出去給別人笑臺灣專做爛貨,不如在家裡先檢討改善,您說是吧。
臉書上看到的,有人猜得出來這是哪一輛車嗎~~熱騰騰新鮮上菜的唷。
這沒意外的話就是台灣首撞了
我記得有人在問為什麼撞擊測試沒有後撞的,也許NCAP不測,但咱們可以自己土砲。從後面撞給你看~~這樣的撞擊測試結果看起來不算糟糕耶,後面看上去只有輕微變形,果然有換算五顆星的水準(誤)
於
2017/09/24 09:47:46
發文IP 101.14.*.*
張姓男子(約20歲)今日凌晨3時許,駕駛要價約300萬的賓士C300 AMG,從巷子開出時,疑似使用手機分心,出路口時並未轉彎,而是直接撞上陳姓男子(約30歲)花約500萬元買下的賓利Continental GT 2008年式
20歲開300萬撞上30歲開500萬,我26歲應該要有一輛400萬的車才對
距離這個目標只差一點點而已,我平常都是騎4萬元的摩托車,只差一個"百"而已
這新聞的重點是:不要開車玩手機、不要開車玩手機、不要開車玩手機
張姓男子(約20歲)今日凌晨3時許,駕駛要價約300萬的賓士C300 AMG,從巷子開出時,疑似使用手機分心,出路口時並未轉彎,而是直接撞上陳姓男子(約30歲)花約500萬元買下的賓利Continental GT 2008年式
20歲開300萬撞上30歲開500萬,我26歲應該要有一輛400萬的車才對
距離這個目標只差一點點而已,我平常都是騎4萬元的摩托車,只差一個"百"而已
這新聞的重點是:不要開車玩手機、不要開車玩手機、不要開車玩手機
共
154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