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輪間加寬, 在同一點切入彎畫弧形時, 會不會是 外緣那側變得要跑更長才會更順 否則就會感受到鈍的感覺呢?
君子如響, 踩到尾巴也會響.
以 BM3 M3 為例, M3 雖以 3 Coupe 的車身與底盤為基礎, 但為對應更高的速度與性能標準,
車體剛性及結構除經過強化外,前後輸距亦大幅加寬 38mm, 32mm, 同時懸吊支臂,輪轂及防傾
桿亦因應規格的更動而改變; 此外, 後軸部分並提供多重鎖的M限滑差速器.
車體剛性及結構除經過強化外,前後輸距亦大幅加寬 38mm, 32mm, 同時懸吊支臂,輪轂及防傾
桿亦因應規格的更動而改變; 此外, 後軸部分並提供多重鎖的M限滑差速器.
![]() |
| ![]() | |
以 BM3 M3 為例, M3 雖以 3 Coupe 的車身與底盤為基礎, 但為對應更高的速度與性能標準, 車體剛性及結構除經過強化外,前後輸距亦大幅加寬 38mm, 32mm, 同時懸吊支臂,輪轂及防傾 桿亦因應規格的更動而改變; 此外, 後軸部分並提供多重鎖的M限滑差速器. | |||
![]() | ![]() |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 說得好! 🙂
增加輪距當然可以增加穩定度. 但是車體剛性及結構強化. 懸吊支臂,輪轂及防傾
桿亦能規格尺寸的變動 ... 才是較為完整的提升!!!
此外. 吉弟...查證了一下 更正: GLOBAL LANCER / VIRAGE 的輪距是F = R = 1430mm
此外. 吉弟...查證了一下 更正: GLOBAL LANCER / VIRAGE 的輪距是F = R = 1430mm[/quote]
>>>>>>>>>>>>>>>>>>>>>
捨米(噔~噔😲)...古錐阿咧😰..我從車體輪弧表面由上往下瞄與胎皮呈水平線下去量..胎皮與葉子板距離..前後長度不一說....ㄚ...這或許是車體設計問題...要量可能要將車體升起直接量兩胎距離才對....這樣的話..我可能要就前20MM~後20MM...不然就前20MM~後15MM......桂哥你可以參考以下的這篇討論~相當精采...
http://www.autoth.com/forums/printthread.php?t=25898&page=2&pp=15
至於影響到FF的轉向特性..主要跟減緩"重心轉移程度"影響前輪側滑角的程度..而來改變轉向特性
>>>>>>>>>>>>>>>>>>>>>
捨米(噔~噔😲)...古錐阿咧😰..我從車體輪弧表面由上往下瞄與胎皮呈水平線下去量..胎皮與葉子板距離..前後長度不一說....ㄚ...這或許是車體設計問題...要量可能要將車體升起直接量兩胎距離才對....這樣的話..我可能要就前20MM~後20MM...不然就前20MM~後15MM......桂哥你可以參考以下的這篇討論~相當精采...
http://www.autoth.com/forums/printthread.php?t=25898&page=2&pp=15
至於影響到FF的轉向特性..主要跟減緩"重心轉移程度"影響前輪側滑角的程度..而來改變轉向特性
每部車都有它的優缺點..仔細評估你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車..人云亦云...自己無感動也就無實質意義..
![]() |
| ![]() | |
此外. 吉弟...查證了一下 更正: GLOBAL LANCER / VIRAGE 的輪距是F = R = 1430mm | |||
![]() | ![]() |
>>>>>>>>>>>>>>>>>>>>>
捨米(噔~噔😲)...古錐阿咧😰..我從車體輪弧表面由上往下瞄與胎皮呈水平線下去量..胎皮與葉子板距離..前後長度不一說....ㄚ...這或許是車體設計問題...要量可能要將車體升起直接量兩胎距離才對....這樣的話..我可能要就前20MM~後20MM...不然就前20MM~後15MM......桂哥你可以參考以下的這篇討論~相當精采...
http://www.autoth.com/forums/printthread.php?t=25898&page=2&pp=15
至於影響到FF的轉向特性..主要跟減緩"重心轉移程度"影響前輪側滑角的程度..而來改變轉向特性[/quote]
兄弟 ... 沒錯!
車體設計那樣由車體量到胎皮是不會準的
的確應該由將車體升起直接量兩胎距離才對
所以. 我的車現在前輪距1430mm. 後面1435mm ?
過彎感覺. 比較強調說法有點像童年時期騎著三輪車過彎😆
前面開始彎了. 後面卻還穩撐著. 才跟著彎
![]() |
| ![]() | ||||||||||
>>>>>>>>>>>>>>>>>>>>> 捨米(噔~噔😲)...古錐阿咧😰..我從車體輪弧表面由上往下瞄與胎皮呈水平線下去量..胎皮與葉子板距離..前後長度不一說....ㄚ...這或許是車體設計問題...要量可能要將車體升起直接量兩胎距離才對....這樣的話..我可能要就前20MM~後20MM...不然就前20MM~後15MM......桂哥你可以參考以下的這篇討論~相當精采... http://www.autoth.com/forums/printthread.php?t=25898&page=2&pp=15 至於影響到FF的轉向特性..主要跟減緩"重心轉移程度"影響前輪側滑角的程度..而來改變轉向特性 | ||||||||||||
![]() | ![]() |
兄弟 ... 沒錯!
車體設計那樣由車體量到胎皮是不會準的
的確應該由將車體升起直接量兩胎距離才對
所以. 我的車現在前輪距1430mm. 後面1435mm ?
過彎感覺. 比較強調說法有點像童年時期騎著三輪車過彎😆
前面開始彎了. 後面卻還穩撐著. 才跟著彎
Mmm..., M3如此改進, 排除底盤其他方面強化, 就輪距變動言之, 是不是動力更猛, 穩定性必須提升所致? 當然我注意到上班族大大所提供的資訊, 前輪加寬幅度還是比後輪大.
君子如響, 踩到尾巴也會響.
![]() |
| ![]() | |
Mmm..., M3如此改進, 排除底盤其他方面強化, 就輪距變動言之, 是不是動力更猛, 穩定性必須提升所致? 當然我注意到上班族大大所提供的資訊, 前輪加寬幅度還是比後輪大. | |||
![]() | ![]() |
當然市售車子的設計必須以安全第一
要求就像改裝的常常老生常談的一句
" 從最接近地面的改起 "
" 跑愈快. 也要停愈快 " 之類 ... 😵
共
28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