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 5 代 Subaru Impreza 國內發表前幾日,U-CAR 應總代理意美汽車之邀參加公辦試駕,此時的 Impreza 已經獲得 2016 至 2017 的日本風雲車大賞,因此稱它是名駒絕對不為過。

而之所以能夠以懸殊的票數贏得冠軍,其實靠的是 2 大秘密武器。首先,第 5 代 Impreza 是 Subaru 首款由 SGP 模組化底盤(Subaru Global Platform)打造而成的車款。根據原廠說法,SGP 底盤的扭轉剛性較前代提升 70%,不但可以減少 50%的車身側傾,在面對撞擊時,可以多吸收 40%的動能,同時下降整體車身重心達 5mm,藉此提升操控表現。

而第 2 個重點,就是在於日規版本全車系標配的,第 3 代 EyeSight 主動安全科技。第 3 代 EyeSight 透過彩色立體攝影鏡頭的輔助,系統體積縮減 15%、偵測範圍也擴增了 40%,且對速度判斷亦有所提升,能夠針對煞車油門進行控制,包括預警式自動煞停、全速域自動跟車、行人偵測等主動式安全功能都包含在其中,此外,第 5 代 Impreza 也擁有相當特殊的行人氣囊,能夠提供行人更妥善的保護。

搭載第 2 代 EyeSight 可以讓追撞機率下降 84%,足見現代用車環境中,主動安全配備搭載之必要性。圖片來源:日本 Subaru

甚至根據 Subaru 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對比 2010 至 2014 年所販售的 Subaru 車款,所發生追撞事故的比例,發現搭載第 2 代 EyeSight 可以減少追撞機率達 84%,足見 Subaru 原廠的 EyeSight 不僅有用、更是好用。

可惜的是,這些安全配備,一項也沒有進來臺灣。尤其在完成了一整日的試駕之後,更覺得臺規版的第 5 代 Impreza 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多層次線條搭配,外觀霸氣俐落

首先仔細端詳第 5 代 Impreza 的外觀設計,透過品牌最新 Dynamic & Solid 設計語彙的雕琢,讓新一代 Impreza 外觀線條顯得更為霸氣、細緻。從車頭保桿底部的氣壩開始向上延伸,突顯各種豐富的層次,大面積黑色風巢狀 6 角形水箱護罩延伸出許多摺線,銳利的鷹眼頭燈也藉由燈組內的 LED 燈眉與之相互呼應,車頭與上一代相比更為立體恢弘。

透過品牌最新 Dynamic & Solid 設計語彙的雕琢,讓新一代 Impreza 外觀線條顯得更為霸氣、細緻。

車側的部分由兩道銳利的摺線組成,首先是由前輪拱向後延伸的倒三角形幾何線條,穿過腰線後一路奔馳至立體化的後尾燈組;其二是位於車門下緣的立體摺線,與側裙呼應而成更具肌肉感的車側線條。車尾部分延續鷹眼概念的倒 L 型尾燈,不僅一改上一代較中庸的設計,中央也植入煞車燈、後霧燈,讓細長的ㄈ字型,搭配車側肩線的肌理,層次感躍然而出,整體設計飄散濃濃的東洋風。

車尾部分延續鷹眼概念的倒 L 型尾燈,不僅一改上一代較中庸的設計,中央也植入煞車燈、後霧燈,讓細長的ㄈ字型,搭配車側肩線的肌理,層次感躍然而出。

內裝佈局走傳統路線,線條散發陽剛氣息

接著,利用 1.6i-S 車型標配的 Keyless 免鑰匙系統坐進車室內,雖然乍看之下黑壓壓一片,但是仔細觀察,其實原廠透過不同細節妝點室內,而這些細節,說實話,很對我胃口。首先就材質而言,Subaru 並沒有跟隨當今許多車廠的設計潮流,採用多種異材質的混搭塑造層次感,反而僅用簡單的金屬飾板、飾條,搭配不同光澤度的黑色塑料,就創造出低調帶有機能性的感受。

第 5 代 Impreza 僅用簡單的金屬飾板、飾條,搭配不同光澤度的黑色塑料,就創造出低調帶有機能性的感受。

此外,其實就各功能區的陳列而言,此代 Impreza 仍是走在傳統的路線上,尤其觀察中控臺 T 字造型的部分,內嵌式觸控螢幕、雙層螢幕設定、乃至於下方的雙區恆溫旋鈕,並沒有什麼會讓人驚豔的設計,然而,或許可以說我老派吧,這樣傳統的佈局對我而言,反而多了些親切感。

中控臺 T 字造型的部分採用相當傳統的布局,舉凡內嵌式觸控螢幕、雙層螢幕設定、乃至於下方的雙區恆溫旋鈕。

然而,有一點我認為必須提出來講,就是以內裝的氛圍而言,它的設計其實非常陽剛,原因在於各部件的菱角相當多,例如儀錶臺、冷氣出風口、方向盤按鍵、甚至於排檔桿座,不是 4 邊形就是 6 邊形,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線條,對於男生而言應該都滿喜歡的,散發出的機能風有如駕駛著鋼彈一樣,但是如此陽剛的設計是否能為女性消費者所接受,其實有待觀察。

第 5 代 Impreza 的車內空間尚稱充足,尤其後座頂篷向上凹起的設計,能夠帶來更多頭部空間。以筆者 185 公分的身高而言,雖然完全坐正仍會頂到頭部,但是稍稍調整一下坐姿即可適應。
廣  告

隔音表現佳、懸吊舒適,足敷日常使用

接著按下 i-S 高階車型標配的 Push Start 引擎啟動鈕,在引擎發動後、觀察怠速時的車內音量,尤其我們取車的地點位於地下室,隔音品質對於車內寧靜度的影響更為巨大,結果發現此代 Impreza 的隔音表現,其實有著相當不錯的水準。接著透過高階車型標配的 8 向電動調整以及手動 4 向調整方向盤,將駕駛坐姿調至定位後,按下電子手煞車、排入 D 檔,將 Impreza 緩緩駛出地下停車場。

新一代 Impreza 的隔音表現我認為有中上的水準,不過由於本身動力輸出並不算大,不免時常面臨需要拉轉的情形,也就破壞的原先車室內的寧靜。

由於參與試駕的媒體同業甚多,還沒開到停車場出口,就被迫停在坡道上等待前車,此時正巧有機會測試標配的上坡起步輔助,在移開煞車踏板後,車輛仍紋絲不動,踩下油門,上坡起步順利過關。

一離開停車場,馬上體驗到「經典」的臺灣路況,機車、汽車、公車混雜,輔以許多如月球表面般的崎嶇路面,這樣的情形拿來考驗已經「從良」的 Impreza,再適合不過,畢竟它現在肩負的任務不再是馳騁 WRC 賽場,而是往來住家、學校和公司的家庭轎車,這樣經典的路況,也就變成車主每天的日常。

Impreza 肩負的任務不再是馳騁 WRC 賽場,而是往來住家、學校和公司的家庭轎車。

雖然以原廠數據 114 匹馬力、搭配 15.3 公斤米的扭力真的不算出色,但在 CVT 的配置下,仍然可以靈巧應付都會區所需的頻繁加減速,其懸吊以前麥佛遜、後雙 A 臂,付前後防傾桿的配置,對於路面坑洞或水溝蓋的處理算是相當舒適,再輔以不錯的隔音表現,我認為 5 代 Impreza 對於扮演家庭轎車的角色,仍是恰如其分。

面對山路,Impreza「從良」後仍富樂趣

但 Impreza 還是 Impreza,尤其在原廠大張旗鼓的強調 SGP 底盤、搭配水平對臥引擎所帶來的低重心優勢之後(原廠說重心較前代下降了 5mm),我更想知道除了扮演好爸爸、好媽媽的角色之外,在山路上能否有著更為激情的演出?

第 5 代 Impreza 仍然沿用上一代的 1.6 升自然進氣水平對臥 4 缸,代號 FB16 的汽油引擎,最大馬力 114 匹可於 6,200 轉時輸出、最大扭力 15.3 公斤米則可於 3,600 轉時全數湧出。

實際跑了一段後,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就帳面數據而言,無法與國內主流、動輒 130 多匹馬力起跳的 1.8 升中型轎車比擬,但是搭載的 Lineartronic CVT 在動力的供輸上仍可算得綿密,尤其臺灣山路特性多為路窄彎急,以 114 匹馬力對應低速彎,其實也還足夠。尤其是下坡路段,Impreza 低重心的優勢更為明顯,紮實的底盤和車體在處理橫向 G 力的拉扯,仍然能夠維持良好的結構,雖然懸吊仍以舒適為取向、難免出現較多的側傾,但是整體表現仍然算得相當穩定。

產品力強,只欠第 3 代 EyeSight 這股「東風」

總結來說,第 5 代 Impreza 的確是相當優良的產品,舉凡帥氣的內外觀、完善的被動安全、足敷日常使用的動力單元、可供偶爾熱血的車體結構,以及全時四輪驅動,其實仍不脫 Subaru 在國內一貫的產品印象。

然而,綜觀國內日系品牌,Mazda 導入 i-Activsense、第 5 代 Honda CR-V 將搭載 Honda Sensing,足見各大車廠,已經開始重視國內消費者對於主動安全配備的需求。然而,身為 Subaru 原廠第 1 款採用第 3 代 EyeSight 安全配備、更因此獲得日本年度風雲車的第 5 代 Impreza,卻沒有任何 EyeSight 配備進到國內,的確令人感到惋惜;否則,以此車的產品力以及獎項的肯定,若能補齊消費者日益重視的先進安全配備,其實第 5 代 Impreza 絕對是中型轎車不小覷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