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克試駕完Škoda Kodiaq 1.4 TSI 後,我們終於在 2017 年 6 月底等到這輛捷克大熊導入臺灣。藉由Škoda Taiwan 舉辦的試駕活動機會,讓我們在澎湖這個擁有非常不一樣風景的離島,仔細在臺灣體驗這輛Škoda 首款 7 人座休旅。

Škoda 即將導入臺灣的 Kodiaq 共有三種動力:1.4 TSI、2.0 TSI、2.0 TDI,其中 1.4 TSI 與 2.0 TSI 為確定在 2017 年 7 月就會上市的動力,而 2.0 TDI 則會稍晚。本次我們所試駕的車型為 2.0 TSI 4x4 尊榮版,雖然配備還未完全確認,不過車上我們所見的各項配備都確定會列為標準配備。

水晶概念雕塑的外觀線條

作為以水晶聞名的捷克車廠,Kodiaq 在外觀線條上,與所有Škoda 新車一樣都是以水晶為概念的線條來雕塑。

在外觀的部分,Kodiaq 車頭採用新世代Škoda 家族面貌,也就是由 VisionS 的寬大 3D 雕塑水箱護罩。這個直柵式水箱護罩的特點,就是從側面看起來,可以看到水箱護罩除了本身的輪廓以外,還有立體的摺線,讓整個車頭看起來更加立體。水箱護罩中央無簍空的部分,主要是自動跟車系統與車道維持系統的攝影機裝載,而沒有這項配備的車款則仍有這個實心的部分。

Kodiaq 車頭採用新世代Škoda 家族面貌,也就是由 VisionS 的寬大 3D 雕塑水箱護罩。中央無簍空的部分,主要是自動跟車系統與車道維持系統的攝影機裝載,而沒有這項配備的車款則仍有這個實心的部分。

水箱護罩兩側頭燈的部分則是採用 Double-headlights 的四眼式頭燈設計,下緣部分較水箱護罩高起,由水箱護罩中央的立體線條延伸出來,讓 Kodiaq 的頭燈不會看起來太高,有著銳利的視覺感受。另外 Kodiaq 在車頭燈具有一個相當大的特色,就是霧燈不是設計在保桿的進氣壩兩側,而是獨立置於大燈下方與進氣壩中間,這也讓 Kodiaq 車頭擁有更豐富的視覺感受。

車身的腰線在後葉子鈑碰到尾燈後,向上折射拉到後窗下緣,下方再做出多層次的造型,搭配如同 Superb 一樣的 C 型尾燈設計,讓 Kodiaq 的車尾視覺效果上,也不會顯得太過單調。

引擎蓋的部分,如同Škoda 所有車款不是單一平面的設計,而是由水箱護罩上方的摺線延伸出凸起的鈑金,讓 Kodiaq 車頭擁有豐富的線條感。從側面看向這輛休旅車,會發現Škoda 將引擎蓋的鈑金縫隙延伸至車門一路到最後面,成為全車線條的一部分,車身的腰線在後葉子鈑碰到尾燈後,向上折射拉到後窗下緣,下方再做出多層次的造型,搭配如同 Superb 一樣的 C 型尾燈設計,讓 Kodiaq 的車尾視覺效果上,也不會顯得太過單調。

靈活的乘坐空間與後廂空間運用

Kodiaq 全車系標配電動尾門,在這個尾門內側,則是擁有 270 公升的行李廂容積。這樣不符合 Kodiaq 這個車體大小的行李廂,最主要是因為車內擁有第 3 排座椅。不過經編輯實際使用,可輕鬆塞下兩人份的行李、電腦包、攝影設備等,都還足以使用。另外打開下方棧板,還有許多小型空間可供運用,而遮蔽行李廂的伸縮棚布,同樣也可以收納在此。這個伸縮捲軸可以在第三排傾倒時,用作區隔行李空間與乘客空間使用。

Kodiaq 全車系標配電動尾門,在這個尾門內側,則是擁有 270 公升的行李廂容積。另外打開下方棧板,還有許多小型空間可供運用,而遮蔽行李廂的伸縮棚布,同樣也可以收納在此。

當然,第三排座椅也是可以倒下的,這時 Kodiaq 就擁有 630 公升的行李廂空間,同時第 3 排座椅的椅背也與行李廂空間完全切齊,可以輕鬆擺放各項物品。除此之外,如果還需要更多的空間,這時可以將第二排座椅也完全傾倒,就可以擁有高達 2,065 公升的行李廂空間。

在這個尾門內側,則是擁有 270 公升的行李廂容積。第三排座椅倒下擁有 630 公升的行李廂空間,將第二排座椅也完全傾倒,就可以擁有高達 2,065 公升的行李廂空間。

另外在乘坐空間的部分,筆者的身高為 170 公分,當前座調整成我的標準姿勢後,坐在第二排擁有超過 3 個拳頭的膝部空間,頭部則有 4 個指頭。不過這是第二排座位調整在最後面的位置,若是第三排需要坐成年人,則要將椅子向前推一點,調整到一半的位置,讓膝部空間剩下約一個拳頭多一點的時候,這時坐進第三排不會感覺太過於侷促。不過第三排的頭部空間則幾乎為零,後腦杓的頭髮會直接碰觸到頂棚。

第二排座位將椅子向前推一點,調整到一半的位置,讓膝部空間剩下約一個拳頭多一點的時候,這時坐進第三排不會感覺太過於侷促。

另外在座椅舒適度的部分,Kodiaq 第二排座位如同筆者在捷克所試駕的車型一樣,擁有足夠長的椅面,可完整支撐大腿,舒適性絕對足夠。第三排由於地板高起,因此大腿會浮起,就像是坐小板凳一樣,若是長途行駛則會略感不適。

貼心小配備眾多,讓 Kodiaq 在乘坐時感到非常方便

車內配備的部分,我們所試駕的 2.0 TSI 4x4 尊榮版,前座都採用電動調整座椅,方向盤則是 4 向可調。整個中控檯外觀則與車頭水箱護罩有所呼應,以多個梯形構成的對稱式中控儀表架構、與直立式的冷氣出風口。儀錶板則是採用標準的雙環錶設計,另外水溫與油量則是分別顯示於兩個指針錶內。雙環錶中央則是全彩的行車電腦,可顯示包括時速、油耗數據等車輛資訊與娛樂訊息等。

整個中控檯外觀則與車頭水箱護罩有所呼應,以多個梯形構成的對稱式中控儀表架構、與直立式的冷氣出風口。
儀錶板則是採用標準的雙環錶設計,另外水溫與油量則是分別顯示於兩個指針錶內,並且可利用方向盤上的按鍵來操控。

另外在中央娛樂系統的部分則與我們在捷克所試駕的版本略有不同,採用的同樣是 8 吋大螢幕的 Bolero,除了具備藍牙連接及整合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及 MirrorLink 等手機連結界面與一身的 SmartLink 功能,還加入了 ICC (In-Car Communication) 車內通訊系統,能透過收音裝置及麥克風,讓前後座車內乘員能更輕鬆的對談。

中央娛樂系統的部分採用的同樣是 8 吋大螢幕的 Bolero,除了具備藍牙連接及整合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及 MirrorLink 等手機連結界面與一身的 SmartLink 功能。

在冷氣空調的部分,Kodiaq 標配三區恆溫空調系統,除了駕駛、副駕駛能夠調整溫度以外,第二排後座的出風口也可以獨立調整溫度,經實際測試,第二排的冷卻效果相當不錯,不過若是坐到第 3 排座位,因為第二排椅背完全遮蔽的關係,第三排仍會感到悶熱。

在前座椅背後方,還有折疊的小桌板,方便第二排乘客使用。

另外 Kodiaq 擁有許多貼心的小配備,像是打開車門時,車門上可伸縮的護條,可以有效保護車門鈑金不會直接撞到旁邊。另外中央扶手的置杯架則是配備如同 Octavia 一樣,可單手開啟寶特瓶蓋的獨特設計。在前座椅背後方,還有折疊的小桌板,方便第二排乘客使用。

標配 9 氣囊、三排乘客都能擁有完善保護

在安全配備的部分, Škoda 近期車款配置都相當完善。在 Octavia 車上所標配的 9 氣囊,同樣也在 Kodiaq 上搭載,同時後座的氣簾完全延伸至第三排座椅,讓 Kodiaq 車內的每位乘客都能擁有完善的保護。

Kodiaq 最大的亮點,就是品牌首見的 Area View 環景影像系統,可透過車身四周的 4 具攝影鏡頭,將周遭狀況顯示於中控台螢幕裡。

其它在主動安全配備的部分,包括 ESC 電子行車穩定系統、三合一煞車輔助系統、MSR 引擎循跡控制、ASR 加速防滑控制、DSR 加速防滑控制系統、Hill Hold Control 升坡輔助、MKB 二次碰撞預煞系統等,都是新車標準配備。除此之外,Kodiaq 最大的亮點,就是品牌首見的 Area View 環景影像系統,可透過車身四周的 4 具攝影鏡頭,將周遭狀況顯示於中控台螢幕裡。

這些主動安全配備,我們將會在 Kodiaq 試駕的動態操控篇中,詳細的為大家介紹體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