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他們的特徵相當明顯,大抵上對生活細節有所堅持,對於自身品味也相當要求,若要這群人選一輛車,Mini 大概就是首選。除了歷久不衰的經典造型之外,相當直覺的操控反應以及極富巧思的內裝設計,都是 Mini 的 DNA 結構之一。但是,人總會長大、也許有一天成家,而非主打車室空間的 Mini 在這一天卻變成購車的阻力,所以這群喜愛 Mini 的消費者被迫離開,為了家庭向外尋找其他可能;所幸,Countryman 的誕生,給了這群人一個答案、一個回頭的機會。

的確,在 2011 年第 1 代 Countryman 導入之後,不但成為當今國內 Mini 最重要的產品線之一,也帶領 Mini 的年銷量一路提升。這當然可以歸功於第 1 代 Countryman 給消費者的答案,也就是有別於歷代 Mini 的大空間;不過筆者不禁自問,除了更大的空間之外,第 2 代車型還可以為這群消費者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在 2011 年第 1 代 Countryman 導入之後,不但成為當今國內 Mini 最重要的產品線之一,也帶領 Mini 的年銷量一路提升。(圖為 2011 年第 1 代 Countryman 之發表照片)

維持經典輪廓,細節帶出陽剛味

若從遠處觀望第 2 代 Countryman 的輪廓,會發現與第 1 代車型相差無幾;直到再靠近一點,才會發現許多細節上的變化。首先是車門鈑件的摺線變多,給予的肌肉感比第一代更為強烈,搭配標配的車身側裙,其霧銀飾板賦予更為濃厚的越野氛圍。而另外一個明顯不同之處,就是位於前輪拱上方的擾流鰭板,在這一代已經改為箭頭造型的設計。

雖然第 2 代車型維持相同的車身輪廓,但是各部件的造型已經悄悄改變,例如頭燈組的形狀、雙層設計的鍍鉻水箱護罩以及前保桿造型皆已重新設計。

接者看到其車頭部分,其頭燈組首度採用全環形 LED 晝行燈,搭配加粗的鍍鉻飾條包覆,讓其質感獲得不少的提升,此外,Cooper S 車型的水箱護罩採用雙環式設計,雖然造型上仍維持一貫的六邊形,但是內嵌的飾條已由格狀改為網狀陳列。至於前保桿造型,Cooper 以及 Cooper S 車型亦有所不同,Cooper 採用簡單的 3 區陳列,讓前霧燈和下氣壩的造型相當類似;而 Cooper S 車型採用相當多的線條,將整體車頭的層次凸顯出來。由於筆者試駕的車款有選配的 All 4 越野套件,使得前後保桿皆採用鋼琴烤漆點綴。

第 2 代 Countryman 頭燈組首度採用全環形 LED 晝行燈,搭配加粗的鍍鉻飾條包覆,讓其質感獲得不少的提升,而 Cooper S 車型的水箱護罩更採用雙環式設計,雖然造型上仍維持一貫的六邊形,但是內嵌的飾條已由格狀改為網狀陳列。
其引擎蓋依然保留類似面具的設計,特別為頭燈留的空間依然饒富 Mini 的設計趣味。

再來繞到第 2 代 Countryman 的車尾,Mini 這次透過更為立體的尾燈燈殼,以及重新排列的尾燈,亦散發出比上代更為現代的風貌,再搭配與側裙相同的霧銀下護板,在感受上比第 1 代車型更為陽剛。此外,車牌的位置由保險桿上移至尾門,並且以 Countryman 的鍍鉻銘牌凸顯身分。

Mini 這次透過更為立體的尾燈燈殼,以及重新排列的尾燈,亦散發出比上代更為現代的風貌,再搭配與側裙相同的霧銀下護板,在感受上比第 1 代車型更為陽剛。

接著打開鍍鉻點綴的車門把手,映入眼簾的是以米白色座椅為主體的車室內裝,而根據 Mini 一貫的原則,車主除了本次試駕所體驗到的內裝之外,亦可搭配 Mini All Yours 套件進行相當多不同的選擇,包括車內飾板、內裝材質、乃至 Color Line 飾條,皆可自由搭配,創造專屬的車室風格。

本次試駕的 Cooper S 車型,內裝選用米白色真皮搭配菱格壓紋表現質感、再搭配白色的座椅鑲邊營造優雅的車室氣氛,並標配 Iso-Fix 兒童座椅固定扣,後座座椅甚至可前後滑移達 13 公分。
從車側望去,第 2 代 Countryman 保留了許多前代車型的經典元素,但是透過細部的改變,創造更具現代感的整體氛圍,例如鍍鉻箭型飾板、鍍鉻車門把手、以及車門鈑件下方的肌肉線條。
廣  告

內裝大幅革新,型塑洗鍊氛圍

實際坐上駕駛座之後,第一個感受即是風格的轉變,與前一代相比,第 2 代車型的內裝更為沉穩而洗鍊,除了傳統「米老鼠」造型的中控台已不復見之外,冷氣出風口亦從圓形改為矩形設計,出風口中央的圓形旋鈕,除了控制出風角度之外,亦可透過旋轉,調控最多 4 段的出風量。此外,由於採用 BMW 前驅模組化 UKL 底盤的緣故,第 2 代車型較前代顯得更大,
與前一代相比,車長加長 20 公分,車寬增加 3 公分,高度幾乎維持不變,而軸距則是加長 7.5 公分。

與前一代相比,第 2 代車型的內裝更為沉穩而洗鍊,除了傳統「米老鼠」造型的中控台已不復見之外,冷氣出風口亦從圓形改為矩形設計。

影響最大的除了乘客的車室空間,包括頭部增加 9 公分、膝部增加 5 公分之外,行李箱容量也同步提升,搭配後座椅背 4/2/4 分離傾倒,以及可依 6/4 比例前後滑移 13 公分的功能,容量可從 450 升增加到最大 1,390 升,比前一代增加 100 至 220 升的空間 。

由於採用 BMW 前驅模組化 UKL 底盤的緣故,第 2 代車型較前代顯得更大,與前一代相比,車長加長 20 公分,車寬增加 3 公分,高度幾乎維持不變,而軸距則是加長 7.5 公分。搭配後座椅背 4/2/4 分離傾倒,以及可依 6/4 比例前後滑移 13 公分的功能,容量可從 450 升增加到最大 1,390 升,比前一代增加 100 至 220 升的空間 。

接著就是要好好端詳這全新設計的中控造型,其包覆螢幕的 LED 飾環無疑是最大的亮點,其作用除了以絢爛色彩妝點車內之外,亦會因不同行車模式、以及行車狀態做出變化。

舉例而言,雖然此代車型移除了位於中控的時速表,並將其移至傳統駕駛正前方的位置,但是為了保留經典元素,Mini 設計師改以顏色方式顯示,白色光條顯示當前轉速,再以黃、紅光條提示高轉及極限轉速,可以說提供車輛資訊的同時又饒富童趣。

此外,當透過排檔桿座下方的撥桿,切換行車至 Eco Green 行車模式,其光環會在 3 秒內變為全綠色,接著變回前述的轉速模式(或是已設定的特定氣氛模式),當然,LED 飾環的顯示方式,都可以透過此代標配的 ID5 中央資訊娛樂系統進行調整。

此代車型移除了位於中控的時速表,並將其移至傳統駕駛正前方的位置,左邊半還顯示當前轉速,中間顯示時速、右側顯示油量,中間的液晶螢幕會依行駛模式不同進行切換。

雖然第 2 代 Countryman 選配的 ID5 資訊娛樂系統與 BMW 的 iDrive 系統相當類似,但是為了符合 Mini 的品牌形象,其使用者介面的陳列和應用程式圖式,皆採用平面化的設計。例如主目錄的排列方法,完全搭配位於中央鞍座的控制旋鈕,以旋轉的方式控制各項選單,可稱為非常直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ID5 中標配的導航系統,具有一項相當創新的導航模式,獨立在最短路徑以及最快路徑之外的「Green 導航模式」,能根據路徑和即時路況計算出到目的地最省油的路線,筆者實地測試,從內湖至石門不同路線的油耗最大可以差距到 11%。

此代車型移除了位於中控的時速表,並將其移至傳統駕駛正前方的位置,但是為了保留經典元素,Mini 設計師改以顏色方式顯示,白色光條顯示當前轉速,再以黃、紅光條提示高轉及極限轉速,可以說提供車輛資訊的同時又饒富童趣。此外,ID5 系統亦加入了與 BMW 相同的中央旋鈕控制,旋鈕上方的面板亦支援手寫輸入。

除此之外,此代車型亦在許多地方保有極具特色的類飛行器撥桿,包括 Auto Hold、動態穩定、車輛啟動及熄火、前座車室燈、閱讀燈等等,為第 2 代 Countryman 保留了具有設計感和戰鬥感的座艙氛圍。而帶著類似棒棒糖的感應鑰匙上車,按下 Start Engine 撥桿,實際上路體驗它所帶來的駕馭感受。

此代車型亦在許多地方保有極具特色的類飛行器撥桿,包括 Auto Hold、動態穩定、車輛啟動及熄火、前座車室燈、閱讀燈等等,為第 2 代 Countryman 保留了具有設計感和戰鬥感的座艙氛圍。

共用 BMW 引擎,最大馬力 192 匹

本次試駕的第 2 代 Countryman Cooper S,其動力單元來自與 BMW 共用的一具 2.0 升、實際排氣量 1,998c.c.的直列 4 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此代號 B48 引擎可於 5,000 轉至 6,000 轉時
輸出最大馬力 192 匹,而最大扭力 28.6 公斤米則擁有 1,350 至 4,600 轉時全數湧出。對比入門版本的 Cooper 車型,其代號 B38 的 1.5 升直列 3 缸汽油渦輪引擎,則擁有 136 匹(4,400 轉)
最大馬力以及 22.4 公斤米(1,400 轉)的最大扭力。

本次試駕的第 2 代 Countryman Cooper S,其動力單元來自與 BMW 共用的一具 2.0 升、實際排氣量 1,998c.c.的直列 4 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第 2 代 Countryman 共有 3 種行車模式,分別為 Eco Green、Mid 以及 Sport 模式。首先體驗其中最為節能的 Eco Green 模式,在切換後可以立即感受到油門反應的靈敏度下降,同時方向盤的輔助力道亦有加強、變得較為輕手,在此模式下,車輛駕馭起來相當輕鬆,降低許多不必要的急加、減速,進而提升油耗表現。

但是這並不是指在 Eco Green 模式下,車輛就會變得遲鈍,事實上筆者從金山走陽金公路回台北時,在馬槽橋之前一路都是用 Eco Green 模式駕駛,唯一的心得就是「順」,無論是爬坡所需要的動力、抑或是出彎時必要的加速,Eco Green 在給予足夠動力的同時,又能兼顧輸出的順暢性。此外,在此模式下行駛,儀表板會出現節能駕駛的提示動畫,依據不同的油門開度提示目前的節能效率。

透過排檔桿座旁的環形撥桿切換行車模式,其中 Eco Green 模式中可以使用 Green 路徑導航,車輛會依照路徑和即時路況計算出到目的地最省油的路線。

接著換用 Mid 模式行駛,當然在油門反應和方向盤輔助上都比 Eco Green 模式再靈敏一些,但是依然沒有到 Sport 模式那樣箭在弦上的感受。筆者認為,Eco Green 和 Mid 模式其實已足敷日常使用所需,就算因為路況需要頻繁的加減速,Mid 模式下所帶來的油門反應也絕對夠用。

不過,如果在路況許可的情況下,切換到 Sport 模式,那種蓄勢待發的張力馬上表現出來,首先引擎室裡那顆 B48 引擎,由轉速提高所帶來的陣陣低吼,象徵著隨時可以開始熱血,不但油門反應變得極為敏感、連方向盤也一併變得重手,暢快的加速不用多提,搭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箱、擁有 7.4 秒加速破百的實力,讓這輛以家庭為主打的 Countryman 擁有更多熱血因子。

切換到 Sport 模式後,那種蓄勢待發的張力馬上表現出來,首先引擎室裡那顆 B48 引擎,由轉速提高所帶來的陣陣低吼,象徵著隨時可以開始熱血,不但油門反應變得極為敏感、連方向盤也一併變得重手。

接著想來分享第 2 代 Countryman 的行路質感,首先雖然與 BMW X1 以相同的 UKL 模組化底盤開發,軸距同為 2,670mm,但是由於 Countryman 採用短前懸(前軸至車頭)、短後懸(後軸至車尾)的設計,重心的轉移相對穩定許多,再加上其 165mm 的離地高(X1 離地高 183mm)、以及接近轎車的坐姿設定,其重心在小型 SUV 級距當中仍然算是偏低。

因此 Countryman 雖然礙於尺寸與重量的關係,而無法與三門或五門的 Mini 比擬,但是仍然一定程度的保留了 Mini 的原味,也就是非常直接的底盤反應,其懸吊系統採用前單接頭彈簧柱、搭配後多連桿的設定,軟硬度的調校筆者認為是相當剛好,處理顛簸路面時不會讓人不快,又能夠提供相當清晰的路感,在彎道中的支撐性也讓人非常放心。

由於 Countryman 採用短前懸(前軸至車頭)、短後懸(後軸至車尾)的設計,重心的轉移相對穩定許多,再加上其 165mm 的離地高(X1 離地高 183mm)、以及接近轎車的坐姿設定,其重心在小型 SUV 級距當中仍然算是偏低。

經過一整天的試駕,筆者發現,Mini 藉由第 2 代 Countryman 所訴說的故事,其實沒有印在規配表上,卻透過無限巧思的內裝細節、充滿樂趣的駕馭感受,渲染到乘坐在車室內的每位乘客,當然,也包括坐在這群消費者身後的小朋友們。或許,這群人的人生故事以及對美學的堅持,就透過全家人相處在車內的時間,一點一滴地滲進小朋友的心中,而這樣的傳承,筆者認為就是第 2 代 Countryman 所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