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體內流著汽油的熱血愛車分子來說,如果能有朝一日開到方程式賽車,那麼這輩子真的沒甚麼遺憾了。然而,想要開到方程式賽車,必須要跑到國外、花大筆的錢租車,重點是,開到賽車的時間可能還只有短短幾十分鐘。因此很難得的,我們有機會可以在臺灣、在一般道路上,深刻長時間的接觸、體驗一輛街道化的方程式賽車:BAC Mono。

不同於傳統的方程式賽車,BAC Mono 擁有優雅的身形

來自於英國 Cheshire 的 Neill Briggs 與 Ian Briggs 兄弟檔所成立的 BAC (Briggs Automotive Company) 汽車公司,在 2011 年推出一款以方程式賽車為基礎、卻能夠合法在道路上行駛的 Mono。這款終極性能車款,基本上就是一款方程式賽車,以碳纖維單體座艙為基礎,搭配通過 FIA 認證的防滾架、Push-Rod 推桿式懸吊結構、AP Racing 煞車卡鉗以及來自 OZ Racing 的鋁合金輪圈。

來自於英國的 BAC (Briggs Automotive Company) 汽車公司,在 2011 年推出一款以方程式賽車為基礎、卻能夠合法在道路上行駛的 Mono。

當然,要能夠上路的方程式賽車絕對不可能造型誇張的鼻翼、尾翼,因此 BAC Mono 車輛設計上 BAC 與斯圖加特大學合作,透過 CFD 計算流體力學以電腦模擬為 Mono 進行外型設計,以求得優異的空氣力學效應。最終所獲得的,就是我們眼前所看到、一款完全就是戰鬥化的道路方程式賽車。

BAC Mono 車輛設計上 BAC 與斯圖加特大學合作,透過 CFD 計算流體力學以電腦模擬為 Mono 進行外型設計,以求得優異的空氣力學效應。
BAC Mono 就是一款完全就是戰鬥化的道路方程式賽車。

BAC Mono 全車尺寸非常的小,全長 3,952 mm、寬 1,836 mm、高度只有 1,110 mm,相較於目前路上所有能看到的掀背車,都還要矮非常多。而 2,565mm 的軸距,雖然比起一般轎車不惶多讓,但是這樣的長寬高比所帶來的,也是完全極致的性能表現。

BAC Mono 全車尺寸非常的小,相較於目前路上所有能看到的掀背車,都還要矮非常多。

近看這款方程式賽車,濃厚的機械感完全擊中我的心思,蹲下來從後方看進去,就可以看到整個引擎、變速箱、以及與變速箱相連的後懸吊系統,再加上碳纖維車殼所打造的空力套件,就如同筆者經驗中所看到的所有方程式一樣。不過比起只能遠觀的方程式賽車來說,BAC Mono 更加細緻,整輛車就像是精品一般。

比起只能遠觀的方程式賽車來說,BAC Mono 更加細緻,整輛車就像是精品一般。
從後方看進去,就可以看到整個引擎、變速箱、以及與變速箱相連的後懸吊系統,再加上碳纖維車殼所打造的空力套件。

跟方程式賽車完全相同的座艙設計,彎腰看進去,整個座艙幾乎沒有任何修飾,僅有防水皮革與麂皮包覆在手可以摸到的地方,三個直立式立地踏板,完全不經修飾的直接呈現在眼前。調整好身心準備上車,將快拆式方向盤拔下後,立刻發現英國人龜毛的個性還是有個好處,座艙上方臨時放置方向盤的位置,也是用麂皮覆蓋,避免方向盤滑動、也不會讓方向盤有刮傷。進入座艙、將六點式安全帶扣上,裝上方向盤後,發動引擎、接下來就是迫不及待的熱血之旅了。

跟方程式賽車完全相同的座艙設計。

無法比開著 BAC Mono 在道路上更熱血了

如同正常的方程式賽車一樣,BAC Mono 光是座高就低人一等,視線更是非常受限,以筆者 170 公分的身高為例,坐進駕駛艙綁上安全帶後,僅能看到水平線以上的景色,當然,這也跟這個座位不完全合身有關。若是真的成為車主,其座椅也會依身高來做調整,可以擁有更好的視線、以及座椅包覆性。

BAC Mono 相當有趣的地方,就是在移動前的操作上。要發動引擎前,先按下方向盤中間的 Mark,可以看到電源啟動,然後聽到汽油幫浦開始作動,等聲音停止後,再長按電源紐才能發動。再來要入檔的時候,左手要按住綠色的空檔按鈕、踩下離合器,右手排入一檔,這時才能移動出發。這些複雜的動作,確保這款道路化賽車不會被失誤的操作而損壞其精密的車款,就跟一般的賽車沒有兩樣。

要入檔的時候,左手要按住綠色的空檔按鈕、踩下離合器,右手排入一檔,這時才能移動出發。

BAC Mono 搭載由 Cosworth 打造、擁有 305 匹馬力的 2.5 升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搭配具方向盤換檔撥片的 6 速序列式自手排變速箱,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96 公里僅需 2.8 秒,最高時速則擁有每小時 273 公里。這種動力的感覺,體現在加速上,就是感覺有人用力的在你的背上踹一腳,然後就不會停下來了。

賽車化調教的引擎聲其實說不上好聽,轉速較低時的反應也不快,但是轉速爬升到一定的轉速後,整個輕快的拉轉反應讓我的心跳隨著轉速一起快速地拉起。很快速的超轉燈亮起,右手撥一下換檔撥片升上 2 檔,序列式手排的換檔反應不像雙離合器變速箱一樣平順,立刻感覺背後再被踹了一下。即便這輛車只有 305 匹馬力,但是整體乾燥重量只有 580 公斤的車重,讓 BAC Mono 擁有野獸般的動力輸出感。

整體乾燥重量只有 580 公斤的車重,讓 BAC Mono 擁有野獸般的動力輸出感。

方程式賽車車體帶來極高的車輛極限,讓這輛車在彎道上擁有絕對不凡的表現。不過這輛車的設定,其實與我們所試駕的山路格格不入。一般方程式賽車是在均速破百的賽車場中奔馳,本次我們選擇的卻是以低速、連續彎為主的路線。不過,這一點也不會影響到筆者體驗這輛車的極致性能。

方程式賽車車體帶來極高的車輛極限,讓這輛車在彎道上擁有絕對不凡的表現。

慢慢的把彎速提升,到最後已經是咬緊牙關,忍到最後一刻才重踩煞車,速度還不用減太多就可以緩放煞車快速打方向盤入彎,整個極限之高,早就超過我的心理極限,畢竟這只是一般道路,還是要考慮到各種無法預測的危險,沒辦法真的完全發揮這輛車的性能,不過車輛穩定的反應,告訴我它還可以更快,這輛車持續地叫我應該還要再開到更快,煞車再晚一點,方向盤再打得果決一點,這樣它才會有更好的入彎反應,來發揮到它的極限。

這個時候,我有點後悔為何之前在大鵬灣舉辦試駕活動時,沒辦法到場去完整的體驗這輛車極緻的性能了。

有點後悔為何之前在大鵬灣舉辦試駕活動時,沒辦法到場去完整的體驗這輛車極緻的性能了。
廣  告

當然,BAC Mono 絕對稱不上好駕馭的車款,沒有任何包括動力方向盤或循跡控制系統等電子輔助配備,所有的操作失誤都會影響到車身動態。像是進入髮夾彎時,重踩煞車退到一檔,進彎都已經做到幾乎完美的狀態,出彎也已經很小心的回方向盤慢慢補油,強勁的動力輸出仍然出現了一點點推頭的現象。

不過這一點也不影響這輛車的魅力,因為它就是一款為速度而生的賽道機器,只要按照所有教科書上的標準做法來動作,這輛車就像是手腳一樣,輕鬆地攻略任何困難的彎道。

只要按照所有教科書上的標準做法來動作,這輛車就像是手腳一樣,輕鬆地攻略任何困難的彎道。

不過 BAC Mono 不只是賽道機器,它在外國還是可以在一般道路行駛的車款,這也是為何我們會在山路上操駕的原因。遇到慢車,降低轉速緩慢地跟在後面,這個時候發生一個相當尷尬的狀況,我的眼前就是前面車子的排氣管,就像是拿自己的臉貼在別人的屁股上,重點是,這輛車矮到我從前車的車側照後鏡看進去,只看到天空,想必前車是完全看不到我的,只好找到直線趕快超車離開。

BAC Mono 不只是賽道機器,它在外國還是可以在一般道路行駛的車款,這也是為何我們會在山路上操駕的原因。

道路化的方程式賽車另外一大好處,就是有倒檔與手煞車。停到定點排回空檔,按照起步入檔的方式撥下左手換檔撥片,進入倒檔後按照 Lamborghini Diablo 的倒車方式,解下安全帶稍微撐起身體,就可以輕鬆盯著後輪的位置來倒車;而方向盤上的喇叭按鈕提醒附近車輛也非常的方便,再加上方向燈、大燈的設置,完全就像是一般街道用車一樣,唯一的差別,僅僅只是它仍然還是一輛方程式賽車。

不僅吸引我的目光,也吸引了路人的目光

試完車停在路邊稍作休息,馬上就有一堆路人過來圍觀,畢竟能夠在現實中看到方程式賽車,怎麼可以不停下來拍個照留念?在這個路邊的停車區,差點讓這條小路發生塞車的狀況。以我自己來說,我都深深的覺得試駕的時間不夠,還想要開更久、希望能夠更深入的來接觸這輛車。

試完車停在路邊稍作休息,馬上就有一堆路人過來圍觀。

不過在這邊還是要強調,雖然 BAC Mono 在歐美多國都是可以合法上路的車款,然而臺灣法規的關係,想要在臺灣享受到這輛極致的熱血機器,還是得要去賽車場,本次我們雖然是在道路進行試駕,但是是掛著臨時牌上路的,要領到正式大牌,還有待法規修正,才有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