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匹野馬,心頭浮現了美國南方一望無際的曠野,兩側滾滾黃沙、筆直道路向前不斷延伸,Mustang 敞開粗啞喉嚨呼嘯前行,捲起的煙塵點綴在遠邊晴空下,這是肌肉車經典之一,Ford Mustang 給人的印象:爽朗、不拘小節、邁開大步就是往前衝;只是,大剌剌的個性在小格局環境中,想要大展拳腳並不如想像來的輕易。

2005 年問世的第 5 代 Mustang,雖然至今已進行多次小幅度改款,不過 2011 年式車型延續初代 Mustang 的設計主軸依舊,壟起的引擎蓋搭配兩側壯碩肩線,肌肉車款的粗曠豪邁立時展現。

美國地大物博,相同的,美式文化給人「數大」代表一切的感覺,就連吃牛排也絕對要大口大口的大快朵頤才是唯一標準;汽車市場也是同樣準則,莫不以大型、大排量來符合當地用路環境。就如同 Mustang 所呈現的模樣,渾身動感的肌肉盤節,車側腰線猶如強壯而鼓起的臂膀,3.7 升排氣量供輸 305 匹最大馬力以及 38.7 公斤米最大扭力,無論視覺或是數據比較來看,Mustang 似乎都擁有磅礡實力。

無論 Mustang 是否適合地狹人稠的用車環境,但美式經典代表的肌肉車款,落落大方且不拘小節的魅力不言而喻。

美式經典,數大就是美

肌肉車是最能代表美國文化的作品,而 Ford Mustang 又是最為人知的一款,從 1960 年代中期問世至今已推出 5 代車型,初代 Mustang 在許多好萊塢電影中也都時有所見,粗獷帥氣形象已經深植人心。肌肉車呼應著美式文化毫不矯揉造作的直接,這是美國最可愛之處,同時也是企圖跨出美國時遭遇到的最大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大而化之卻細膩不足;不過看著眼前這部 Mustang,明知對國內用車環境來說並不適合,但粗獷豪邁的氣派,肌肉車橫練深刻的線條,單就形象來說:確實帥氣十足。

Ford Mustang 車系早在 1960 年代就已經問世,初代 Mustang 是最為經典、也最常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的作品,也是成功將 Mustang 粗獷帥氣形象深植人心的絕對功臣。

Ford 很早就了解到純種美國生物並不適合放眼全球,進而將研發重心轉移到歐洲,同時將全球市場區分為歐洲 Ford、亞太 Ford 以及美洲 Ford,產品會依各地需求而有所區隔,臺灣多數產品皆隨此策略,就連預計在 2012 年第 3~4 季引進國內的 Ranger,也是亞太 Ford 的作品。福特六和在 2011 年時就釋出考慮引進 Mustang 的消息,在 2012 年 3 月份舉行的「品牌高峰會」上,正式宣布要在 2012 年引進 Mustang 這款純種美式肌肉車。單就產品來說,其實導入美洲 Ford 獨有的車款,或許市場成績不會過於亮眼,但讓戰力全面、產品齊全的想法,也不失為提振士氣的良策。

雖然在全球戰略布局下,Ford 在臺灣市場多引進亞太 Ford 的規格,但福特六和在 2012 年 3 月份進行的品牌高峰會中表示,將引進 Ford Mustang 車系,滿足近年受到電影、國內藝人所帶起的肌肉車風潮。首波將推出 Mustang Coupe 3.7,售價預估會落在 180~190 萬之間。

U-CAR 試車組在 5 月份時就曾搶先試駕了一部 2011 年式 Mustang,與福特六和引進的 2013 年式 Mustang 雖同屬第 5 代車型,但 2005 年問世以後,期間 Mustang 不斷推出年式更新、外觀小改以及動力配置更動等小幅度改款;2013 年式最大特徵在於前後燈組修正,頭燈組加入 LED 燈條,車尾燈組則是左右各 3 的四方型 LED 樣式,在經典野馬設計線條中加入更多科技元素與現代特質。

福特六和引進的 2011 年式 Mustang,外觀特徵在於頭尾燈組加入 LED:頭燈組外側的 LED 光條,以及車尾左右各 3 的方型 LED,都是最佳辨識特徵。

車艙設計同樣將初代神韻揉入其中,大直徑三輻式方向盤搭配正中野馬圖騰,就是最好的證明;據了解,預計要在 9 月份上市的 Mustang Coupe 3.7,售價應該會落在 180~190 萬。單以此售價來看,車室空間用料並不算好,從車門內側飾板一直延伸到中控台,手套箱與中央扶手處則是以類金屬飾板鋪陳;就國內消費習慣來說,Mustang 用料是較為「陽春」的,但卻也非常符合大而化之的美式精神。不過雖然大辣辣的性格,但細節部分的處理卻不粗糙,包含方向盤包覆皮革、座椅質感、鈑件接縫處都相當完整,這也代表了不同汽車文化的差異性。

相較於國內最為普遍的日系車款來說,Mustang 車內陳設簡單大方且不失科技感,只是因應在美國市場產品定位的影響,材質觸感略顯遜色;不過車內類金屬飾板、作工細膩度以及方向盤中央的 Mustang 廠徽,還是提供相當不錯的氛圍感受。
雖然以動感大器為主要特徵,但原廠並非配置賽車椅或桶型座椅,Mustang Coupe 3.7 駕駛座椅質感不錯但包覆性尚可;後排空間因應車型設定,雖然有還不錯的空間表現,但短程移動時光應該會比較舒適。

賽道 Apps 與氣氛調整,配備添樂趣

福特六和提供的這部試駕車時速表外圈為英哩、內圈才是公里,屆時上市後還是會顛倒過來,也就是外圈顯示時速多少公里,內圈才是英里;儀表板正中間以液晶螢幕取代傳統儀表顯示,透過方向盤上的快捷按鈕,駕駛人可以切換水溫、油溫、電壓等多種數據顯示,也能夠選擇以數位儀表呈獻。另外,駕駛人也能夠在目錄選單下的設定選項中,調整車室氣氛燈的顏色,除了既定色彩外還可自訂,透過紅、綠、藍 3 種顏色、深淺各 5 級的搭配,總計有 125 種顏色可選;此外也還配備了 EPAS 可調式電子動力輔助轉向系統,在設定選單中可以調整標準、運動以及舒適三種輔助力道,運動模式中方向盤會變得比較重手,適合激烈操時所需的精準指向。

除了經典雙環儀表之外,中間的液晶螢幕展現濃厚科技味,不但能顯示油溫、水溫等各項車輛數據,還能夠以圖像化顯示;此外,還能夠自行調整車內氣氛燈顏色,雖然與性能本質沒有太多相關,但卻顯示野馬也有科技宜人的一面。

目錄選單中的 Track Apps 非常適合熱血駕駛人,這套樂趣十足的系統可以顯示車輛加速、煞車以及左右的側向 G 值;而好萊塢電影中最常看到加速比賽,加入 Track Apps 的行列當然也不令人意外,可以測試的項目包含有加速時間與煞車距離,還分成「0-60MPH」、「0-100MPH」、「0-1/8 Mile」、「0-1/4 Mile」等不同測試條件。嫌太單調乏味嗎?那也不用擔心,Track Apps 還有一個 Countdown 選項,會有如賽車場一般進行倒數,不過液晶螢幕右上角會顯示僅限賽道「Track Use Only」字樣。

除了水溫油溫等圖像之外,還可以顯示車輛 G 值,讓駕駛人更有賽車的氛圍感受;此外,標配的 Track Apps 則提供各項加速計時、煞車距離測試功能,還有仿賽道倒數計時功能,讓駕駛樂趣更為提升。

情投意合,雙人探戈不盡合拍

雖然在品牌高峰會中,福特六和預告將會引進 3.7 升與 5.0 升兩款動力心臟,但首波先行推出入門版的 Mustang Coupe 3.7;這具引擎是在 2010 年進行小改款時全新開發的,用來取代原本 4.0 升 V6 單凸輪軸自然進汽的入門地位。這具全新開發的雙凸輪軸 V6 引擎,透過鋁合金材質達成了輕量化 (較前代輕 18 公斤) 的目標。帳面數據來看,Mustang Coupe 3.7 最大馬力為 305 匹,最大扭力則是 38.7 公斤米,面對 1635 公斤車重,如此扭力應當非常夠用。

2010 年 Ford 為 Mustang 入門車款進行動力改造,改以較小排氣量的 3.7 升引擎,能榨出 305 匹最大馬力以及 38.7 公斤米最大扭力。

如果大腳油門奮力前衝,Mustang 絕對無愧於野馬之名,不加修飾的排氣聲浪在急速拉轉之下,低啞嗓音從車尾傳來,扭力猶如暴雨來襲的促使 Mustang 向前跨步,甚至會感覺到車頭微微抬起;如果平順的踏下油門,力道就相對溫和許多,但轉速一過 4000 轉旋即以措手不及的方式,一股腦而釋出力道,似乎把自然進氣的順暢特質給拋諸腦後了。也正因為如此動力輸出特性,在山道上奔馳還需要時間來習慣,畢竟如此力道在直線加速時加分不少,但彎道中若無法掌握時機點就不易順暢奔馳。

福特六和屆時推出的 Mustang Coupe 3.7 標配有 EPAS 可調式電子動力輔助轉向系統,在設定選單中可以調整標準、運動以及舒適三種輔助力道,運動模式中方向盤會變得比較重手,適合激烈操時所需的精準指向;與舒適模式相比,運動模式下的方向盤不但重手,車輛轉向掌握也更為精準。

這樣的動力輸出曲線,當然也是因應國籍之故,畢竟美國較少如同臺灣的蜿蜒山道,就好像牛刀殺雞一樣不甚合宜,大而化之面對刁難彎道的彆扭,Mustang 懸吊配置展現出有如 GT 車款一般的性格,行駛於一般道路可以感受到車身柔韌的上下起伏,但同時卻也有許多不必要之碎震傳遞上來。

Mustang 的底盤穩定度相當高,懸吊設定給人硬調偏柔韌的回饋反映,實際上抑制側傾的效果不錯,但卻還是讓人感覺底盤稍後跟上,而非整體一致的表現;不過整體表現依舊如同外型一般的粗獷豪邁。

由於懸吊行程較長以利舒適,在征服彎道時反而會有些微側傾產生,讓人感覺好向底盤還沒跟上,轉向過度的狀況更讓車尾明顯向外擺開,不過只要駕駛人稍稍修正一下,就能夠馴服這匹野馬。搭配的 6 速自排變速系統也同樣樂趣豐厚,切換到 Sport 模式後檔位升降隨心所欲,不會有超轉自動跳檔的限制;比起 D 檔模式的追求順暢會更為熱情,不過沒有附方向盤換檔撥片,而是在排檔桿握柄靠駕駛處設有「+、-」來控制升降,這一點駕駛人真的要花時間習慣,在激烈操駕時也較為不利。

對多數駕駛人而言,手排模式下的換檔機制恐需一段時間習慣,Mustang 應沒有配置方向盤換檔播片,而是在排檔桿頭靠駕駛人處設有進退檔機構,激烈操駕時,就駕駛角度而言需要時間習慣。

一整天與美國所自豪且經典的野馬耳鬢廝磨,簡單來說,這是一款擁有相當實力與吸引力的作品,只不過,3.7 升排氣量的稅金級距會是一大問題;以國內駕駛環境來看,Mustang 就好像 NBA 球員客串排球比賽,雖然身高夠、彈性傲人能夠扣殺攻擊,但節奏卻永遠不大合拍,更遑論遇上職業高手會有何結果。

然而,也正因盤節、壯碩肌理線條,大器且不拘小節的氣質,才是美式肌肉車應有特色,更是 Ford Mustang 魅力之所在,其他的部分倒也不用去計較了。